校長做起“飯搭子”!在山東新式校園食堂是如何煉成的?
一直以來,校園午餐問題備受關注。校園食堂的“小飯碗”裡裝著“大民生”,學生在學校裡能否吃飽、吃好,成為家長關切、社會關注的焦點。
9月23日出版的《大眾日報》頭版以《校園午餐:如何讓學生吃得飽吃得好》為題,聚焦威海市中小學食堂改革。新學期開始,威海市中小學食堂改革系列舉措陸續落地,敞開大門辦食堂、請家長入校陪餐,一系列新探索讓校園午餐有了新樣貌。不止威海,今年這個開學季,山東多地推出校園餐管理新規,為“舌尖安全”保駕護航。
學生和老師同坐一張桌、同吃一鍋飯,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學校的共同選擇。
在威海市翠竹小學,校長江***隻要在校,就會在食堂與學生們一起就餐,看他們吃得好不好。他坦言對於食堂改革后其實“心裡沒底”,他非常擔心學生有沒有吃飽,愛不愛吃。
同樣,威海望海園中學的總務處主任鄒丹,每天中午11點头部撥進食堂嘗菜,品嘗飯菜有無異味,咸淡是否適中。面條、包子、炒菜,一頓十幾樣,“嘗完一遍基本就飽了”。
“舌尖”上的改革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為了讓家長放下顧慮。威海鼓勵食堂在員工招聘時優先錄用學生家長,一批學生家長走進了學校食堂的操作間。“既要做好做飯的本職工作,也要把家長的監督責任延伸到后廚。”
改革后學生同樣擁有自主權,望海園中學由學生投票選出蕞合口味的“明星菜”作為加菜,每天免費******,讓學生們吃得飽﹔對於油炸食品等學生歡迎但多吃不健康的食物,威海一中通過點餐系統來限制點餐次數……
對新的食堂餐,孩子們“用嘴投票”。今年暑期前的調查顯示,威海市中小學學校食堂滿意度達98.54%,比上年春季學期提升1.7個百分點。陪餐半個多月,江***收獲了諸如“比姥姥做得好吃”“開學了去學校補充補充營養”“好期待明天吃什麼”等好評,一顆懸著的心算是落了地。
在濟南,头部所現代化“歷享中央廚房”已為32所中小學校提供早餐、午餐和晚餐服務。“2個小時裡,車間內的大廚能出餐27500多份”,總經理郭凱宗表示,“保証做到周內菜品不重樣,每頓飯有肉和青菜。”
截至2023年,濟南全市15個區縣實現配餐的中小學幼兒園共計549所,覆蓋就餐人數318180人。
9月23日下午,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濟南市連年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中獲得A級等次,濟南學校食堂100%達到“清潔廚房”要求。
在德州齊河,隨著中小學陸續開學,齊河宏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央廚房”再度忙碌起來,進貨、洗菜、切菜、烹飪、分餐等各個環節有序進行,工人們在各自的工位上忙而不亂。
作為目前德州市規模蕞大、蕞專業的“中央廚房”企業,每天約有1.3萬份午餐從這裡運送到全縣各中小學校。
該公司法人代表趙曉峰介紹,中央廚房共有30名廚師,均符合相關資質並有兩年以上廚師工作經驗。此外,還聘請兩名高級營養師,科學制定菜譜,根據學生成長需求均衡搭配。
從源頭上確保學生們吃得安心,在臨沂市蘭山區東朱汪村,除寒暑假外,每天約有5噸新鮮蔬菜從這裡出發,運往臨沂大學、臨沂一中等30多所學校。
2014年,東朱汪村好源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與山東鼎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合作,流轉村內1300余畝土地,打造種植基地,發展訂單農業,建設了教育部头部個“學校綠色食品******鏈示范園區”。
全省300所學校上榜“星級食堂”
2月27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2023年度學校“星級食堂”名單,共300所中小學上榜。此次星級食堂評選,按照山東省中小學校規范化食堂核驗表嚴格篩選,檢查員在許可管理、管理制度、部門監管與管理責任落實、人員、環境、設施、採購貯存、制作、用水安全、營養健康、食品安全等十一大維度進行打分評價。
以青島市為例,青島嘉峪關學校食堂在全區范圍內率先開設特色面食,有豆沙包、饅頭、花卷等傳統面食﹔也有炸醬面、肉包子、肉火燒、小餛飩等特色面食,做到粗糧細做,細糧精做,粗細搭配,花樣翻新。
青島同安路小學通過主題班會、課外實踐等形式,讓學生在勞動中心懷感恩,惜食惜物,厲行節儉。通過建設“海游薈”沉浸式海洋主題餐廳,師生共同制作營養膳食寶塔。
守護校園“舌尖安全”,全國多地出實招
8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4年秋季學期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保障在校師生飲食安全,做到秋季開學全國學校食堂以新面貌、新氣象迎接師生。
浙江省溫州市教育局等部門出台關於提升中小學(幼兒園)食堂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學生餐******的食物種類每天至少達到12種,每周至少25種﹔禁售高鹽、高糖、高脂食品以及酒精、碳酸類飲料﹔建立餐飲配送企業和勞務服務企業黑名單制度等,歸結起來是兩點:怎樣讓孩子們吃得安全,怎樣讓孩子們吃飽吃好。
在上海,新學期很多學校開始實行AB選餐制,學校提前一周公示菜譜。如果忘記提前選餐,系統默認選擇A餐。AB選餐制,雖然會導致有的學校食堂成本增加,但午餐並沒有漲價,而且老師們還會陪餐,聽取學生意見。選餐制推出兩周來,“光盤”現象明顯變多。
廣州校園則舉辦校園“廚神”現場比拼廚藝,活動方評選出來自廣州市多所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多道“招牌菜”,並以此活動為“媒介”,進一步宣傳推廣學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營養知識。
資料來源:大眾日報、海報新聞、齊魯壹點、青報教育在線、澎湃新聞、央視網、廣州日報等
(姜凱寧 張晨 整合 策劃 單青)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人民網服務郵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mw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