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炼成记”】崔强:从“新农人”变身“兴农人”
提起威海黄蓝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就不得不提它的掌舵人崔强,从曾经的果业种植门外汉到如今的高素质农民,他一步一个脚印,从蕞基础的事情做起,通过不懈的努力,带领团队研发出8个系列20余种现代果园机械产品,带领周边10余个村庄上百名村民共同致富,实现了从“新农人”到“兴农人”的华丽蜕变。
一、发挥优势,接下重担,进军现代果业,做返乡“新农人”
2000年,大学毕业的崔强从事机电产品进出口业务和重型工程机械研发工作。2006年,他创立威海中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毛皮动物自动化饲喂机械的研发生产。同年开发出了中国首台智能化自行式毛皮动物饲料投放车,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经过多年艰苦研发推广,他的产品成为了同行业中的领军品牌。
“能不能利用你的公司优势进行相关产品研发,为现代果业发展助一把力?”当这样一份诚恳的邀约摆在崔强面前时,崔强二话没说应承下来,一颗责任的“种子”种在了他的心中。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与筹划,他抽调公司精干技术团队,准备充足资金,专门成立了针对现代果业装备研发制造的专业性子公司——威海中颐现代农装科技有限公司,并延续毛皮动物饲喂设备开发成功经验,在威海临港区蔄山镇流转了200余亩土地设立了装备实验基地(威海黄蓝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崔强的思路十分独到。他认为只有自己真正站在现代果业种植者、经营者的视角,才能找出果业生产中设备缺乏的痛点,才能指引设备开发的方向,才能检验开发产品的实用性,才能真切地体会种植者的心路!确定好了发展思路和计划,他便和同事坐上了飞往欧洲的飞机,20余天拜访了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先进农场和农机生产企业。面对着好多设备都搞不清人家是干什么用的,崔强不懂就问,尽可能的多掌握,多拍照片多拍视频留存细节,努力把欧洲先进的农机装备都装进脑子里带回威海。
回国后,崔强马不停蹄又走访了多个威海现代果业园区,寻找与国外的差距。为了摸到头部手的果业生产设备需求状况,从荒山规划、土地平整、打点、放线、开沟、施有机肥、栽树、浇水、立支架、拉钢丝、修剪、拉枝等果树种植的全过程,他全程参与,经常吃住在山上工棚里,体验者“新农人”的生活,直到把200余亩的基地建设完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就是这样的坚持和切身体会,崔强得到了一线一手的生产设备需求。
二、不忘初心,示范引领,坚持科技助农,变致富“兴农人”
2016年,崔强带领团队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开发出了中国头部台果园多功能施肥机。该机械在种植前的基肥撒布、土壤调理剂撒布、种植后的追肥、生物质覆盖环节都大大节省了人工,一台机器可替代几十个工人。同时具有开沟施肥、侧抛撒、后侧抛撒等多种功能,大大提高了现代果园种植者的施肥工作,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也是从那时起,崔强和团队如破竹之势,2016至今相继开发出8个系列20余种现代果园机械产品,取得国家专利11项,采摘作业平台科技成果鉴定2项,取得国家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产品4项,检测通过等待发证产品9项,共计13项产品进入国家农机产品补贴目录。
在他的带领下,企业先后被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威海市农业科技型企业等。黄蓝农场牌苹果还被认定为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
头雁带对方向,群雁才能振翅高飞。头雁迎风奋力,群雁才会协力向前。崔强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地投身在乡村振兴中,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肩上的责任。经过多年持续努力,企业不仅在现代果业装备研发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威海当地以及全国现代果业种植提高了经济效益,还通过农场实验基地的建设示范、世界先进果业管理技术的引进示范、现代化农业装备的应用示范、现代果业组织管理模型的引进示范等,给周边果业从业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研发之余,崔强还积极配合市农业部门,对威海现代果业种植者进行现代果业机械培训,引领新农人们通过机械替代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增产增收。不仅如此,崔强的基地实验农场每年还带动周边10余个村庄上百人劳务增收,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
产品研发的路上困难重重、荆棘密布,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样样都不可或缺,缺了哪一样都运转不动。崔强一直告诉自己:“被社会需要是一种幸福!”因农而聚,矢志兴农。从“新农人”成为“兴农人”,崔强坚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在黄土地上扎根梦想。(山东省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蔄山镇人民政府 于洋)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