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文登区宋村镇:菜园子村“信用”引领闯出“三条路”
威海市文登区宋村镇:菜园子村“信用”引领闯出“三条路”
来源 :威海市文登区社会信用中心浏览 :发布 :2021-12-13
菜园子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信用进农村”建设工作,敢于做头部批吃螃蟹的人,乘着试点村的契机乘胜追击,用信用“穿针引线”,走出了一条以诚信促村建、以村建促诚信的“抱团”发展的新路径。
一、建强支部战斗堡垒,走“党建+信用”之路
聚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打造“党建+信用”工作机制,蕞大限度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打造出让群众满意的村级党组织新形象。营造氛围鼓舞人。通过播放IP广播、发放宣传单页、悬挂诚信条幅、绘制信用文化墙等方式广泛宣传,借助主题党日等集体活动,带领党员、村民代表们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发动村民签订信用承诺书120余份,切实将诚信体系建设传达到全体村民中去,营造“人人知诚信、处处讲诚信”的良好氛围。程序透明激励人。在村内设置专职信用信息采集员与信用信息管理员各1名,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每月进行信用信息采集,对村内71户村民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建成信用档案,确保及时、准确地开展信用信息采集、归档工作;成立村级信用议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对每月信用信息进行监督审核,蕞终在各项会议上予以公布;在村内显著位置安装专用的信用公开栏,将村内154名成员信用积分实时公布,激励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引导村内80%以上的村民下载“海贝分”APP,通过软件及时了解自身的信用积分情况。干部带头凝聚人。在村内搭建“幸福餐桌”,由“两委”成员带头,志愿轮班上岗,服务村内10余名老人就餐,幸福餐桌的创建也吸引了村内外父老乡亲们的目光,纷纷发来爱心捐款。截至目前,筹集善款7800多元,全部用于老人们的日常就餐;此外,村“两委”成员积极引导党员干部们做好“领头羊”,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持续宣传信用知识,凝聚全村人民的信用共识。
二、完善信用体系制度,走“发展+信用”之路
将乡村发展与诚信体系建设结合,整合乡村资源,创新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信用融合促发展。流转村内50多亩土地,利用帮扶资金建设羊肚菌大棚,积极探索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将信用与经济发展融合,积极引导志愿者参与村内经济建设,用志愿服务活动替代零工,既节约了资金,也激发了村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村庄发展装上助力引擎。资金保障增效能。设立村级信用基金2万元,主要用于奖励信用典型等诚信行为,通过广泛告知村民信用基金用途,以此激励村民参与诚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考核管理治民风。成立村级信用工作机构,制定《宋村镇菜园子村信用管理办法》,涵盖激励政策50余条、惩罚机制40余条,通过围绕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扩大信用建设覆盖面,实现重点工作“落实有信用跟进、用信用推进”;根据村级信用管理办法,目前已累计采集村民信用信息420余条,将个人信用分值与镇级奖励、村级福利、荣誉表彰等挂钩,形成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风气,以规范化制度支撑信用体系新格局,弘扬人人讲道理、事事守诚信的良好风尚。
三、强化推进乡村工作,走“治理+信用”之路
用好诚信杠杆,找准“一抓就灵、满盘皆活”的关键突破口,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推动形成长效的村级治理机制。志愿服务聚民心。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菜园子村创建了6支优秀志愿者服务队伍,年内共开展了包括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环境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超过村内总人数的70%,从“活动找人”转变为“人找活动”,有效地将民生保障服务和村级事务管理融合。强强联合新面貌。利用诚信体系推行之际与环境整治、拆除违建相互融合,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参与违建拆除和环境整治的工作中去,在短时间内拆除完毕村内违建80余处,为后步实现“户户通”奠定基础。奖励手段激民意。村“两委”以激励引导为手段,结合幸福餐桌和信用超市建设,菜园子村推出“信用积分券”和“信用就餐卡”鼓励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信用建设,让村民感受到信用的力量,逐渐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信用进农村”不仅拉近村内邻里之间的关系,更是推动了村级信用体系工作的顺利开展。
“信用进农村”与党建工作、经济发展、村庄治理等有机融合,将“知信、重信、用信、守信”变为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减少了日常纠纷与发展矛盾,推进了乡村治理新格局的实现,为村庄营造出了人人争做“信用之星”,户户争创“诚信家庭”的良好氛围。
主办单位: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