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借东风兴产业东西部协作结硕果
自浙江越城—四川马边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两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始终把产业合作作为东西部协作的根本之策,结合两地自身资源禀赋,发挥优势、找准定位,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深挖“耦合”,一个个合作项目在“山水彝乡秀美马边”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不断为马边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蓄力。
“2023年石蛙养殖预计产值在180万元以上,纯收益可达80万元左右,预计明年产值还会有所增加,将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6万元左右。”苏坝镇向阳村石蛙养殖户王福军介绍说。
苏坝镇向阳村风光绮丽,森林覆盖率高,涧谷清幽、溪瀑流淌,土壤干净、水质纯净。2022年6月,经前期充分考察论证,在县、镇两级的积极协调下,“东西部协作”因地施策、授人以渔,利用向阳村得天独厚的石蛙养殖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出资330余万元,新建厂房76间、孵化池10间,幼蛙池10间、成蛙池55个,停车坝120平方米,建成目前乐山全市规模蕞大的标准化仿生养殖场,推进石蛙养殖,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2022年8月,首批石蛙落户向阳村。该项目采取村集体经济+土地流转+固定比例分红的模式,承租第三方运营,承租后村集体经济前两年按照投入资金的3.5%进行固定分红,2023年实现集体经济增加11余万元,第三年开始到第五年按照投入资金的5%进行分红16余万元,有效拓宽了地方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村集体收益30%用于村级公共设施的维护,70%用于集体经济的再发展。
同时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发展家庭特色养殖业并进行技术指导,带动群众就业人次达100余人次,土地流转惠及群众100余人。有效缓解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小石蛙”跳成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冬日的下溪镇阳光明媚,走在两河口村,润溪现代渔业项目工地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在冬日暖阳里让人心生希望。
“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全面完工,24口直径20米高度5米的养殖池和12口育苗池均已建成,1月份将投入使用,头部批鱼苗即将在1月中下旬进行投放。”下溪镇两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尼尼挖铁介绍说。
2022年,以东西部协作帮扶为契机,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马边彝族自治县下溪镇与峨眉山市润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功签订《马边下溪镇润溪现代渔业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下溪镇利用产业帮扶资金建设基础设施以及采购设备等,峨眉山市润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承租运营,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收取固定租金,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企业、集体经济、群众三方长期共同发展。
润溪现代渔业项目总投资1700余万元(其中东西部协作资金1400万元),占地62亩。项目建成后,年生产能力为鱼苗200万尾、成鱼50万斤,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销售利润300万元,成为乐山蕞大的现代设施渔业养殖基地,届时每年将为集体经济注入蕞高85万元的收益。
这是马边通过东西部协作牵线搭桥,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带动发展乡村新产业,助推地方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成功缩影。目前,项目相关工作正井然有序推进。
“今年吊瓜亩产有260斤左右,我们基本卖到东部地区,22元一斤,一亩的收入接近6000元。我家里今年种了30亩吊瓜,收益达到了差不多18万元,我对发展吊瓜产业充满了信心!”2023年,劳动镇珍珠桥村吊瓜种植户老布尼者喜获丰收,心情激动。
2019年,借东西部协作的春风,绍兴市农科院专家将他们研发的吊瓜新品种“越蒌3号”带到马边,老布尼者在劳动镇珍珠桥村进行试种,经反复试验,加上绍兴市农科院专家持续的技术指导,终于取得了成功。老布尼者种植成功后,牵头成立马边越马吊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动周边群众一起种植吊瓜,迅速在马边掀起一股种植吊瓜的热潮。
据老布尼者介绍,在吊瓜成熟的季节,种植户将吊瓜采摘回家,用机器脱粒,把瓜籽晒干后方可出售。绍兴市农科院及绍兴、越城各相关部门会为种植户介绍了浙江、安徽、上海等地的收购商,帮助群众销售。吊瓜籽经食品加工企业炒制包装后,将以30多元一斤的价格出现在超市、零食铺子等店面。目前,市场上的吊瓜籽供不应求,销售不愁。
为让绍兴的种子在马边很好地“开花结果”,东西部协作驻马边工作队多次邀请绍兴市农科院专家来马边为吊瓜产业“把脉开方”,吊瓜产业在马边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3年,马边吊瓜产业先后在劳动镇珍珠桥村、劳动镇龙沱沟村、民主镇小谷溪村、苏坝镇向阳村等地发展起来,总面积达500余亩,产值在200万元以上。
目前,马边多地正在规划实施吊瓜种植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吊瓜种植业的推广,重点是盘活弃种的猕猴桃园以及布局与魔芋复合套种,提升亩均产值与效益。在推广扩面吊瓜种植业的同时,培育吊瓜籽深加工业,进一步延长瓜籽的保质期,提升瓜籽的附加值,真正把吊瓜产业在马边做大做强。”县委常委、副县长、东西部协作驻马边工作队队长沈水梫表示。
“这一两年来,四面八方到我们这个地方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或赏花或体验采摘,现在我们这里的水果上市以后都特别好卖了,价格高,也不存在滞销的情况了,我们的收入是一年比一年多!”这是目前苏坝镇向阳村村民的共同感受。
茶叶和水果是苏坝镇向阳村的传统产业,有茶园3000亩、果园2300多亩(包括桃子、李子、枇杷、梨、猕猴桃),在马边享有“花果山”的美誉。然而,由于过去配套设施不齐,游览观光存在诸多不便,很少有游客前往,让“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向阳村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
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马边各级和东西部协作驻马边工作队对向阳村发展高度关注,下足绣花功夫,对地方发展精雕细琢,倾情打造。投入东西协作项目资金400余万元,建成东西部扶贫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联建联创项目,在向阳村茶果核心区建设1.5米宽木栈道510米茶果产业园观光走廊,双层凉亭1座,公共厕所1处,木栈道平台50㎡,成品网红景观梯1组,宣传栏6个;乡村旅游漫步道修复石梯154处,建设石梯栏杆1400米,四角凉亭1座,六角凉亭1座,公共厕所1处。
项目的实施将地方茶果园区变游客打卡景区、农户耕作的田园变游客游玩的乐园,打造和擦亮了向阳村靓丽名片,在加快群众增收致富步伐的基础上,为地方头部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崭新活力。
2023年4月向阳村梨花盛开期间,游客达2000余人次、网络点击量30000余次。2023年向阳村成功创建“向阳村茶果现代农业园区”,这是东西部协作绣花功出好“丰”景的美丽写照。
2024年,越城—马边将继续真抓实干、真情互动,携手打造强县富民标志性成果,计划投入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5000万元,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消费帮扶、改善民生等方面,实施项目18个,推动双方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协作,全力打造越马协作“升级版”,奋力谱写东西部协作全新篇章。(供稿:马边县融媒体中心 邓忠平)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自浙江越城—四川马边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两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始终把产业合作作为东西部协作的根本之策,结合两地自身资源禀赋,发挥优势、找准定位,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深挖“耦合”,一个个合作项目在“山水彝乡秀美马边”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不断为马边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蓄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