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千里山海看活力威海|做好产业项目招商汇聚发展新动能
今年,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之年。五年来,威海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产业为王、项目为王、企业为王,通过培植七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和双百冲击新目标企业等一系列举措,牢牢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一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今天起,本台将推出“行千里山海 看活力威海”专栏,为您打开动能转换威海实践、威海亮点和威海成就的生动画卷。
今天,我们先带您走进全市首家德国独资企业——马夸特开关(威海)公司,从一位德国人的视角,了解五年来威海抓投资、引项目,汇聚发展新动能的发展脚步。
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德国马夸特集团,是欧洲蕞大的电动开关专业制造商之一,也是全球开关及控制系统领域的隐形冠军。临港区商务局招商干部常毅,见证着马夸特在威海五年间一点一滴的成长过程。
记者谷靖雯:“常科长,您的卡好像和我的不太一样。”
临港区商务局外资促进二科副科长常毅:“对,因为我是对这个项目专门服务的人员,项目从一开始建设到正常运营,很多问题因为跑了太多次了,马夸特觉得每次办卡都比较麻烦,直接给我个人办了一个专属的外协卡自由出入。”
记者谷靖雯:“在临港区,像您这样为外资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的有多少人?”
临港区商务局外资促进二科副科长常毅:“我们局有18个人,专门为外资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而且我们的团队比较年轻,平均年龄大概30岁左右。来到厂区要先换衣服,我们把衣服换一下。”
记者谷靖雯:“你好,阿伦茨先生,我是谷靖雯,请您跟观众打个招呼吧。”
马夸特开关(威海)总经理贝特霍尔德·阿伦茨:“大家好,我是马夸特开关(威海)总经理贝特霍尔德·阿伦茨。”
记者谷靖雯:“我们可以参观一下厂区吗?”
马夸特开关(威海)总经理贝特霍尔德·阿伦茨:“当然。”
记者谷靖雯:“据我了解,马夸特是头部个落户威海的德国企业,当初为什么选择威海?”
马夸特开关(威海)总经理贝特霍尔德·阿伦茨:“在威海建厂,不仅可以辐射整个中国北方地区,还有利于我们拓展日韩市场。当然我们更看重威海的营商环境,我们在全世界许多城市都得到过当地政府的帮助,但从未达到威海这样的高效和深度。政府团队的专业性和踏实度,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发展信心。”
从2017年马夸特开关(威海)正式落户,2018年一期项目动工,短短12个月就正式完工进入试生产,这样的“威海速度”也直接带动了马夸特的成长速度。
记者谷靖雯:“这几年,马夸特在威海的发展成绩怎么样?”
马夸特开关(威海)总经理贝特霍尔德·阿伦茨:“2020年整年销售收入是1.5亿元,2021年达到了4.5亿元,同比增长了200%。今年疫情期间,我们的12伏电池管理系统产品订单量一直在增加,远高于我们的预期。”
5年来,马夸特与威海彼此成就,共同成长。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马夸特开关(威海)总经理阿伦茨被正式聘任为威海的“城市合伙人”,他将借助自己在行业内的丰富资源和影响力,帮助威海拓展招商引资的“朋友圈”。
阿伦茨说,眼下,马夸特已经在加紧布局二期项目,未来,这将是马夸特全球生产网络中现代化程度蕞高的工厂。
马夸特开关(威海)总经理贝特霍尔德·阿伦茨:“二期项目投资了4000万欧元,主要涵盖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高度集成的智能系统以及驾驶授权系统三大系列,2023年达产后,我们预计年内能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马夸特的威海故事,折射的正是这座城市五年间加速产业项目招商、汇聚发展新动能的壮阔历程。五年来,威海突出产业为王、项目为王、企业为王,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化、专业化水平,紧抓项目跟踪落实和项目要素保障,让一批又一批像马夸特一样的外资项目相继落地。据统计,截至目前,威海外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694家,今年1月到5月份,全市实际使用外资5.7亿美元,同比增长74.2%。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