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鹏泉街道郭家沟村:春风化雨引振兴之先-山东大学干部培训(现场教学推荐)
绿荫蔽日,湖水微澜,莱芜高新区郭家沟村村民的别墅群随山就势,依山傍水,溪流潺潺,鸟语花香。
但是更让来郭家沟的人羡慕的是这个村集体富、村民实惠多:儿童上幼儿园免费,小学校车一年1800元钱免收,村民的养老金、医疗金由村集体统一交纳,65岁以上老人免费吃食堂,物业费也由村里承担,村里还每过几天就给村民发放蔬菜。
郭家沟村对65周岁以上村民免费集中供养
如今的郭家沟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当年费了好大力气把户口迁出去当了工人的村民们又回来重新当上了农民。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000万元。
很难想象到,2004年,现任村党支部一班人上任后接过的是上届留下来的7.64元现金和40多万元的贷款账单。
新班子上任后,跑遍了村里的沟沟壑壑,按照县乡统一规划,找自己的优势,分析村庄发展模式和目标路径,对村里的发展作了全方位的规划。
从治理村中臭水河、修路、打井做起,搞土地开发、办合作社、建文体广场、进行旧村改造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向既定目标发起的进攻一个接着一个!荒草峪、老林沟、狼窝子沟、石头沟一年又一年,栽种的上万棵优质林果绿了郭家沟、美了郭家沟、富了郭家沟!
郭家沟有一万亩山岚,人均10亩地,但因土地贫瘠,村民仅靠种植粮食不能致富,还被困在了地里。村党支部实施“强村富民”举措的头部步就是土地流转,6000亩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村民平均每户有三四万元的土地流转收入,并以土地入股进行分红,而且在基地打工,再多一份收入;第二步成立郭家沟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壮大了村集体收入;做强做大,是郭家沟人正在走的第三步。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村党支部书记徐祥新和支部一班人便立即分头上农户家中宣讲政策。“中央说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让一直秉承“土地能生金”理念的郭家沟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乡村振兴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郭家沟地处山区,唯一的优势就是地多,我们认准土地能带来效益,不去搞花架子项目,一心一意做好土地文章。”徐祥新说。近几年,有不少客商想来郭家沟投资,有想投资五六百万元的,也有一两千万元的,都被党支部婉言谢绝了,“咱不能急功近利,随随便便上个项目,既浪费了资金,还给以后的发展设置了障碍。”
为高质量地发展土地经济,村党支部主动找到了山东三叶草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李万波,诚邀他到郭家沟投资智慧生态农业。
李万波在莱芜从事智慧社区的建设,他对记者说:“一直对农业有浓厚的兴趣,以前想做但是不敢,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这次下决心做了。”
李万波研发了一套智慧生态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测仪,监测环境信息,调节农作物的温度、湿度等指标,并监测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实现农产品可追溯,保证农作物的生态生长。再过一两个月,系统正式上线,到时消费者通过APP,可以浏览自己想购买的农产品的种植情况,还可以直接从网上下单,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2018年6月1日,李万波再次来到郭家沟,和村里商议他要投资智慧玫瑰园的细节。他说,他看中的就是郭家沟处在城郊、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目前,郭家沟村正在勾画自己的五年计划:投资3亿元打造万亩田园综合体。3000亩的板栗、苹果已进入盛果期,将规划建设采摘园;1000亩绿色蔬菜基地,打造智慧农业示范点,成为市民的放心菜篮子;湖边修建休闲度假小屋,吸引城里人来此观光、休闲;依托有着120年历史的传统榨油工艺,建设“谢家榨油”博物馆,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过去的郭家沟村不光是个穷村,还是有名的“上访村”。没了“魂”的郭家沟真的乱透了。
一上任,徐祥新就给村“两委”和党员立了规矩:“凡是沾光、有利的事,没有党员干部的份儿!凡是吃苦下力的事,党员干部先冲上去!”
多年来,村里党员担当在前、利益在后成了惯例。村里研究把部分剩余土地分下去,抓阄时,党支部决定,村“两委”成员全部退出来,由群众先行挑地,自愿承包。党员徐仁柏的妻子承包费都交上了,只等抓阄,村党支部知道后劝她放弃了,只因为她是党员的家属。村里进行旧村改造,分房时,位置好的先让给群众,群众挑剩下的,才轮到党员干部,387户村民都住上了别墅。
制度就是一把尺子,每个党员干部都要量量自己。村“两委”干部每天按点上班、轮流24小时坐班的制度已坚持了15年。每月不定时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专门研究村为民服务中心登记的大事小情,谁分管的谁落实,哪件办不好,都要追究其责任,哪怕漏掉需要村民知道的一个数字。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干部们过硬的作风,让郭家沟的发展像装了一台功率强大、高速运转的马达一样,天天都有新进展,时时都有新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村党支部认识到,比起经济富裕,精神富裕更重要。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免费培训学员,好多村的村干部都嫌麻烦,因为需要组织学员,找培训场所,还要接待培训老师,但郭家沟却积极争取,全村参加农产品加工和果树病虫害防治班等已有71人次。郭家沟村千方百计创造培训机会,积极培养自己的“农民工匠”。
在村委,记者见到了村里为每户建立的家庭档案,每一份档案就是一户家庭的*********。打开家庭档案,这户人家对待集体事业怎么样,家庭邻里关系如何等情况,一目了然,年终总结表彰依据也都在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哪怕他有一项好处,村里就大力表扬。郭家沟村990人,目前已有600人上墙表彰。
郭家沟村风景秀丽犹如一幅山水画卷
徐祥新说:“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形成和谐村风,单纯靠管是管不出来的。我们将和谐村风建设融入村民生产生活之中,形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我们郭家沟村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如今它已内化于心,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如今的郭家沟,和谐村风如春风拂面。在村头,记者见到村民徐波,他正挽着裤腿、拿着叉,奋力打捞着湖水中的青荇。按照活动分工,清理淤泥和青荇是徐波他们4人今天的任务。
他们属于共同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小组。这天一大早,徐波就在微信群里招呼,眼瞅着天气越来越热,村里的卫生需要彻底来一次打扫。不多会儿时间,20多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小组成员齐刷刷地会聚到了村文化广场,迅速分成六个小组,分头行动了。
“像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们不定期地组织,七八年了一直坚持到现在。”徐波说。春季防火、夏季防汛、冬季扫雪,到老年公寓包水饺、包粽子等志愿活动,在郭家沟村常年不间断。
“以前都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俺们现在出来串门子都没有锁大门的,没有听说谁家没了这没了那的。”活泼开朗的村民张元平,为自己能嫁到郭家沟村而感到自豪。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郭家沟村党支部班子备受鼓舞:“乡村振兴,郭家沟还要大干一场!”
济南本部: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青岛校区:青岛市即墨滨海路72号
威海校区: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市北区教育培训基地:新疆路8号中联自由港
章丘教育培训基地:章丘区文博中心规划馆一层
深圳研究院:南山区高新南四道19号
苏州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388号
邮箱:/dd
学术支持:山东大学(章丘)在线教育研究院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