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威海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精致威海巡礼丨临港区:科技赋能产业新城拔节生长

admin8个月前 (09-29)威海产业信息32

  精致威海巡礼丨临港区:科技赋能 产业新城拔节生长

  2022-06-10 00:00

  四年来,威海临港区始终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特色化发展四大方面持续发力、精准施策,奋力开创现代化产业新城建设新局面。如今,产业发展筋强骨壮,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幸福指数逐年提升。临港区正抢抓城市建设“黄金期”,在精致探索的路上快速前行。

  聚焦“集群化” 汇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去年5月18日,临港区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成功交付TP500无人机。这是纯正的“临港造”:全机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相关结构件的研制、生产和装配等全部出自威海碳纤维产业园。在其背后,一条从科技研发,到原丝生产,再到中下游复材应用的全产业链清晰显现。“放眼全国,临港区碳纤维产业集群的完整性和竞争力堪称一流。”专家们这样评价。

  集群,意味着比个体更具强大的竞争力。四年来,临港区围绕特色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先后培植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加速打造具有临港特色的现代产业生态体系。2021年,三大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153.84亿元,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1.5个百分点。

  集群“虹吸”高端要素,这样的故事时常在碳纤维产业园内上演。去年年底,15个补链强链延链项目落户,个个都是“金种子”。“项目都有高端院所领军人才支撑,涵盖了航空航天、汽车等中下游应用。”临港新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战胜说。

  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电动汽车临港碳纤维中心项目不单自己入驻碳纤维产业园,上游企业富碳科技也紧跟着落户。“我们在园区内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发展空间。”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副院长丛岩峰颇为自豪地说。

  引来一个,带来一批,集群的魅力凸显。目前,临港区国内外高端科研平台和碳纤维中下游产业链项目已有60多家,以碳纤维为引领,先进高分子、功能玻璃、高端合金和新型建材等新材料企业相继崛起,形成了龙头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活力迸发的局面。

  特色产业不仅做大做强,更接连向高层次跃升。

  瞄准前沿,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威达集团、高赛金属等企业龙头高昂,广泰科技、黑系房车、台基电子等链上企业加速膨胀,接连攻克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基础工艺;锚定“专精”,重塑新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借助威高齐全医疗、威海赛威医疗科技等骨干企业,采用兼并、联合、扩建等多种方式加速聚集关联项目,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集群日益崛起,带动全区实现要素聚变、创新蝶变、产业裂变。

  今年,临港区将启动建设碳纤维产业园二期、高性能工程塑料产业园、广泰应急装备生产基地等特色园区,落地30余个强链补链延链项目,一个个产业集群不断进阶,临港产业故事持续书写新篇章。

  聚焦“同城化” 塑造高品质宜居之城

  5月27日上午,临港区新的大型综合商超——逸龙湾家家悦正式开业,丰富优惠的商品吸引大批居民前来选购。“超市环境好,商品应有尽有,以后在家门口就能尽情购物了。”顾客孙萌兴致勃勃地说。

  一座大型商超映射出喜人的变迁:城市品质功能正逐年提升。四年来,临港区围绕优化城市定位和产业布局,开展城市有机更新行动,加快临港区与主城区“同城化”,迎来了精致度与幸福感的双跃升。

  出门见绿、步步皆景,小区道路宽敞、停车便利,整洁美丽的文明生活成为现实……现在的日子正是温阳一区居民张志强的理想生活,他感叹,“以前‘回家一鞋泥’的生活早就一去不复返啦!”

  以“绣花”功夫精雕细刻城市面貌,临港区开启小区环境改善提升工程。四年来,新建新型社区7个,改造提升小区20个,目前已维修小区路面20万平方米,增设3200余个停车位,铺设6000米雨水管道……老旧社区焕然一新,生活设施不断完善,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溢满心间。

  精致城市建设不仅是居住环境提质升级,更深入到每一处生活细节,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用“软实力”塑造出高品质生活空间。

  让休闲成为风尚,打造全民健身中心、威海冰球馆等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体育平台,建成“一站式、综合性、公益性”的文化服务平台——临港文化中心,正式启用简一艺术空间等艺术场馆,实现城区发展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

  让乡村美丽灵动,打造隐匿于山水田园间的“文化艺术村”西黄山村,建成“国家森林乡村”西李家夼村,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精致临港建设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让来临港区发展者“心悦”,临港人才公寓成为“人才港湾”,涵盖人才全方位生活需求;临港医院加紧建设,将为群众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让人才安心扎根。

  完善城市设计,拓展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精心雕琢下,一座高品质宜居之城,正在给居民带来更多“不期而遇”的惊喜。

  聚焦智慧化 探索高效能治理“临港经验”

  四年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临港区把眼光看得再深一层,在城市治理这个“源头”上做文章,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新经验,以现代治理为精致建设赋能。

  “江苏路和小北山路交叉口路南绿地枯死树苗已换新”“富力城施工围挡倒伏已处置”……在临港区建设局城市建设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沟通掌握案件督办落实情况。“这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覆盖辖区17.8万平方公里区域,能够实时更新、动态掌握辖区社会治理大小问题,确保城市小病尽早发现、尽快处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智慧”加持,社会问题“极速”处理,矛盾也在无形中化解。5月31日,临港区城投公司联合草庙子镇政府,帮助辖区怡和专用车修复解决办公楼墙面破损问题,从平台接收到案件反馈,再到问题化解,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

  多年来,临港区有效发挥数字城管优势,对全区城市管理问题“把脉问诊”,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临港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案件处置率达到百分之百,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社会治理仅靠外力还不够,更要激发公众参与的内生动力。临港区不仅发动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更有专业培训,把一批“热心人”变成专业“管家”。

  去年,临港区组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专班,探索制定《临港区城市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KPI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并成立临港区网格学院,邀请40余名专家教授组建师资库,开展各类专题培训62次,培训人员1789人次。

  5月30日,草庙子镇尚书院小区专职网格员许红超在小区走访时发现,居民楼前部分台阶出现下沉情况,随即联系物业公司,施工队伍很快进驻小区施工换新。从蕞初上岗时的社区管理“小白”到完全胜任工作,在许红超看来,这得益于临港区网格学院的专业培训,“去年,我作为专职网格员上岗,一开始有些迷茫,经过培训后,业务能力大大提升。”

  深化专业培训,激活网格力量。今年以来,临港区275名专兼职网格员走访群众6.38万户,处理上报网格事件1.6万余件,“吹哨报到”解决事件5037件,协助办理和核查12345热线%。

  精细管理,服务为民,当下,“精致”已成为临港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新引擎。

  聚焦国际化 彰显对外开放特色新优势

  4月11日,马夸特开关(威海)有限公司再次投资临港区。总投资4000万欧元的德国马夸特汽车电子系统及开关二期项目正式签约,2023年达产后,预计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这个德国“大块头”是全球开关及控制系统领域隐形冠军,也是我市首个德国独资项目。马夸特集团首席执行官哈拉德·马夸特博士说:“此刻再次相聚并启动二期项目,印证了我们落户临港的正确性。”

  开放,一直是临港区行稳致远的重要动力。四年间,临港聚焦“深耕日韩、突破欧美”,抓住RCEP生效等政策机遇,更加主动、深入地融入全市城市国际化战略,全力打造国际产业合作新高地。

  高质量“引进来”,临港区加快建强产业发展平台,提升中欧、中日两大园区服务效能,加速外资产业集聚,打造对外开放合作的产业集聚区。截至目前,中日(威海)产业合作园区已与日本捷士客高端食材智能生产基地项目等2个项目签订合作协议,储备了日本橡胶零部件项目等10余个重点关注项目;中欧(威海)中小企业合作区已入驻全球光电领域领军人才投资的瑞泰电子科技等5个优质外资产业项目,另有10余个重点意向投资项目正在洽谈中。

  高水平“走出去”,临港区瞄准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创新推介思路,制作“临港明星企业展示”“外国人说临港”等视频合集,通过互联网全平台分类投放,在更广阔的舞台讲好“临港故事”。

  以城市国际化为引领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意味着要在经济、基础设施、文化交流等全领域与国际接轨,对此,临港区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成绩突出,顺丰国际建成全国首个全自动化、智能化分拣分拨中心,开通全国首条中韩海运电商专递,新培植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50余家,对韩跨境电商出口达8.5亿元、增长872.3%;国际化赛事品牌叫响,建有全国首个国际标准棒球场等17个运动场地,先后举办中韩国际交流赛、全国棒球冠军赛等50多场国内外品牌赛事……一批批欧美日韩等外资强企纷至沓来,进出口贸易一路上扬,跨境电商持续繁荣有序。四年来,临港区累计引进投资过亿元或千万美元大项目35个,实际利用外资近4.3亿美元,显现出充满魅力的“国际范儿”。(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志鹏 孙艺嘉 刘凌玉 陈怡帆 通讯员 范宁飞 纪哲 文/图)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1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产城融合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产城融合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产业园区是做强实体经济的主要阵地,是做厚制造业家底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幸福连城秉承“一站式、定制式、保姆式”服务理念,科学运营园区,实现园区产业集群做优做强,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园区标杆,使之成为驻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其中,幸福连城旗下济北·连城智造小镇、烟店·连城智造小镇、威海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大博科技园等项目连续获批山东省重点项目,幸福连城·国际激光谷...

传统农业镇“蝶变”现代大园区!威海临港区汪疃镇探索基层党建“核心密码”

传统农业镇“蝶变”现代大园区!威海临港区汪疃镇探索基层党建“核心密码”

  以全省综合排名头部的成绩入选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获批全市首个省级高标准农田创新试点项目和全市首个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取得了首批全市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镇、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首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在威海临港区汪疃镇,三个“头部”和三个“首批”的荣誉让这座小镇煜煜生辉。   荣誉的背后,得益于该镇创新思维下行走的基层党建路径。如今的汪疃镇...

区产业园区-威海

区产业园区-威海

  产业集群:仓储物流,汽车工业,机械设备,纺织服装,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医疗医药,食品饮料,化工日化,机械设备,建材冶金,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医疗医药,十八大热点,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能源电力,医疗医药,汽车工业,机械设备,纺织服装,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能源电力,医疗医药,食品饮料,化工日化,纺织...

双创建设丨威海高新区:“双创”赋能智创未来

双创建设丨威海高新区:“双创”赋能智创未来

  自2017年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以来,威海高新区坚持以“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为方向,全力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国家(威海)创新中心“1+4+N”体系,建设两大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不断完善校企地联动发展的双创孵化链条,整合三大高端服务平台,积极整合政策、资本、人才、文化四方面保障要素,统筹推动服务链、资金链、人才链、文化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完善多元化的双创生态体系,闯出一...

名师专访张会明:直击产业园区规划痛点研判未来设计

名师专访张会明:直击产业园区规划痛点研判未来设计

  产业园区设计不是所有的设计师都可以做,因为产业园区设计的对象是企业,不同企业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你不了解各个产业规律,设计出来的产品也不会有客户为你买单。——锋思城界高级合伙人/设计总监   上海锋思城界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设计总监,   现任ZOE STUDIO主持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北...

园区简介-威海创新园

园区简介-威海创新园

  环翠区积极响应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创建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的部署要求,大胆探索,精准谋划,创新性地提出建设威海创新园,打造引领全区乃至全市的创新驱动新引擎。到目前,威海创新园已投入运营1处综合服务中心和8处专业分中心,集聚了包括6名院士在内的30名高层次人才,吸引青岛大学等5所国内高校院所前来合作,“创新中心+高端人才+引导基金+产业基地”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正在形成,逐...

大抓经济勇争一流丨威海4大园区入选2023年度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

大抓经济勇争一流丨威海4大园区入选2023年度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

  近日,2023年度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评选结果名单发布,我市荣成科技创业园、威海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威海市南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碳纤维产业园榜上有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   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遴选重点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方向,在全省范围内评定一批具备一定建设基础和规模、管理科学规范、创新能力突出、特色优势...

威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威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中国网新山东4月10日讯 4月7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宏璞,威海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华,威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绪福,威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学波,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希海介绍全市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相关情况。   过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