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高新区:“高新”作笔书写亮丽答卷
威海高新区:“高新”作笔 书写亮丽答卷
创新驱动,十年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威海高新区牢记“高”“新”使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强化科技引领,实施“工业倍增563”发展战略,奋发有为,实干争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和全方位跃升,交出了一份“殷实、厚重、亮丽”的非凡答卷: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收入两个倍增,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和全省159个开发区中稳居头部方阵,各项工作取得更大进展,实现重大突破。
一张拍摄于1965年的卫星照片,是现在能看到的蕞早的双岛湾影像图。那时的双岛湾,还是成片的水域和农田,基本处于未开发的状态;2016年前后,这片沉睡的处女地开始被“唤醒”,工人进场施工作业,大型工程车辆穿梭,沉寂的万亩荒滩有了热闹的动静。随着持续的招大引强,双岛湾实现了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现在随便一个定格,就是一处产业高地。10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就是在这里从无到有“强势生长”起来,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打印机基地。
高新区打印机产业并非从零开始,其家底主要来自三星。2015年,面对三星欲将产业转移越南的困境,高新区霸气拿出“留人”方案:厂房就地建、产业全链条、供货零库存、配套零距离,不仅成功稳住三星,更是凭借“拆解八千零部件”的专业精神,在一众南方特大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拿下占全球打印机市场40%的头部企业——美国惠普,继而推动整个“产业航母”聚链成群、蓬勃发展。
高新区商务局副局长廉青松:“现如今我们招商引资工作已经过了过去靠人脉、比拼政策那个阶段,我有专业,才有可能和投资商在一个频道说话,才有可能打动他们、引进他们。‘拆解八千个零部件’的专业精神是我们‘双招双引’的一个闪亮名片,我们要把这种专业精神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凭着一股“争”的精神、“拼”的勇气、“抢”的劲头招商引资,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朋友圈”越扩越大。截至目前,已引进了美国惠普、美国捷普、富士康、联想等6家世界500强和9个过亿美元的世界顶级配套项目,聚集了12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涵盖“激光+喷墨+热敏”全品类打印机。2021年,高新区打印机整机产量突破1200万台,产业链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到2025年,世界上每3台打印机就有1台威海制造,成为实至名归的“全球打印机之都”。
美国捷普电子(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洪会民:“我们要充分利用整个威海供应链的优势,上下游整合在一起,达到运营成本蕞低……我们到本地以后,已经创造接近3000个就业岗位,未来我们可能达到1万人左右的规模。”
敲开核桃、按图索骥,靠着这种产业招商、专业招商的劲儿,双岛湾科技城不远处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得同样精彩,目前已集聚威高集团、吉威医疗、大正医疗等140多家医疗器械高科技企业,连续两年以品牌价值604亿元、621亿元获得全省制造业园区品牌头部名。
10年间,高新区成功打造了这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也引进了众多好项目、大项目,为了让这些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各部门也是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刷新“高新速度”。
在威高利彤生物疫苗(二期)mRNA核酸疫苗项目现场,多个生产车间开始进行试运营,全部投产后,这里将成为国内头部个同时拥有传统疫苗制备和核酸疫苗制备的技术平台,年可产各类疫苗8000万支,产值80亿元。
面对全球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今年1月底,威高集团紧急启动二期mRNA核酸疫苗项目建设;2月16号,正式施工;7月10号,开始试运营……短短5个月,威高利彤生物疫苗项目建设从零起步跑出一条“上扬线”。其间,为保障项目推进,高新区各部门把办公室搬到工地一线,每天调度项目进度,现场解决存在问题。
山东威海利彤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刚:“开工之前要办的一些手续,政府都开通绿色通道大力支持,包括基础的道路以及水电这种配套,他们都积极地配合,基本上每周都来好几回,有时候在现场跟我们一起来调度资源。”
产业为要,项目为王。10年来,高新区始终站在企业角度,针对项目开工、企业用工、做强产业等,主动上门对接,问难问需问策,以店小二、保姆式的贴心服务,搭建政企沟通“连心桥”,并打造“照单收、高兴办”政务服务品牌,把营商环境建设覆盖到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各要素,细化到税费、住房、用工、教育、行政审批等各环节,推动项目数量与建设速度实现双提升。
高新区经发局项目推进办主任邢超:“10年前,整个管委的市级重点项目才十二三个,省级重点项目一两个,但是今年高新区省级重点项目18个,市级重点项目97个,项目虽然多了,但是我们推进速度已成倍地提高。以前建设一个项目,可能需要3个月的手续办理,两三年的建设期,而现在各部门并联推进,从项目确认建设、开工一直到项目投产,基本一年之内就可以完成。”
山大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19栋住宅楼400多户居民,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年代久远,小区陆续出现了管道老化、路面破损、停车位紧缺等各种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少困扰,经过精致改造后,现在这里处处展现出了新气象。
走进山大小区,只见路面全部拓宽并铺装硬化,地下管道更换一遍,绿化和停车位重新规划,原来的小树林打造成了休闲的小广场,脏乱差的“垃圾场”则变身成了篮球场和门球场,并精心打造了时光园、书香园等4个充满校园文化气息的游园场所,增设了垃圾分类房、综合服务用房、电动车充电桩等设施,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得到升级。
10年来,高新区的精致建设,远不止于此:打通城市断头路,对主干道实施提档升级,打造9公里的“樱花大道”和10公里的“玫瑰大道”;对火炬八街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开展“拆违建绿”,建设32处口袋公园,变“脏乱差”为“美如画”。
⑥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获评国家四星级产业示范基地
创新驱动,十年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威海高新区牢记“高”“新”使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强化科技引领,实施“工业倍增563”发展战略,奋发有为,实干争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和全方位跃升,交出了一份“殷实、厚重、亮丽”的非凡答卷: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收入两个倍增,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和全省159个开发区中稳居头部方阵,各项工作取得更大进展,实现重大突破。
一张拍摄于1965年的卫星照片,是现在能看到的蕞早的双岛湾影像图。那时的双岛湾,还是成片的水域和农田,基本处于未开发的状态;2016年前后,这片沉睡的处女地开始被“唤醒”,工人进场施工作业,大型工程车辆穿梭,沉寂的万亩荒滩有了热闹的动静。随着持续的招大引强,双岛湾实现了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现在随便一个定格,就是一处产业高地。10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就是在这里从无到有“强势生长”起来,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打印机基地。
高新区打印机产业并非从零开始,其家底主要来自三星。2015年,面对三星欲将产业转移越南的困境,高新区霸气拿出“留人”方案:厂房就地建、产业全链条、供货零库存、配套零距离,不仅成功稳住三星,更是凭借“拆解八千零部件”的专业精神,在一众南方特大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拿下占全球打印机市场40%的头部企业——美国惠普,继而推动整个“产业航母”聚链成群、蓬勃发展。
高新区商务局副局长廉青松:“现如今我们招商引资工作已经过了过去靠人脉、比拼政策那个阶段,我有专业,才有可能和投资商在一个频道说话,才有可能打动他们、引进他们。‘拆解八千个零部件’的专业精神是我们‘双招双引’的一个闪亮名片,我们要把这种专业精神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凭着一股“争”的精神、“拼”的勇气、“抢”的劲头招商引资,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朋友圈”越扩越大。截至目前,已引进了美国惠普、美国捷普、富士康、联想等6家世界500强和9个过亿美元的世界顶级配套项目,聚集了12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涵盖“激光+喷墨+热敏”全品类打印机。2021年,高新区打印机整机产量突破1200万台,产业链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到2025年,世界上每3台打印机就有1台威海制造,成为实至名归的“全球打印机之都”。
美国捷普电子(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洪会民:“我们要充分利用整个威海供应链的优势,上下游整合在一起,达到运营成本蕞低……我们到本地以后,已经创造接近3000个就业岗位,未来我们可能达到1万人左右的规模。”
敲开核桃、按图索骥,靠着这种产业招商、专业招商的劲儿,双岛湾科技城不远处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得同样精彩,目前已集聚威高集团、吉威医疗、大正医疗等140多家医疗器械高科技企业,连续两年以品牌价值604亿元、621亿元获得全省制造业园区品牌头部名。
10年间,高新区成功打造了这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也引进了众多好项目、大项目,为了让这些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各部门也是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刷新“高新速度”。
在威高利彤生物疫苗(二期)mRNA核酸疫苗项目现场,多个生产车间开始进行试运营,全部投产后,这里将成为国内头部个同时拥有传统疫苗制备和核酸疫苗制备的技术平台,年可产各类疫苗8000万支,产值80亿元。
面对全球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今年1月底,威高集团紧急启动二期mRNA核酸疫苗项目建设;2月16号,正式施工;7月10号,开始试运营……短短5个月,威高利彤生物疫苗项目建设从零起步跑出一条“上扬线”。其间,为保障项目推进,高新区各部门把办公室搬到工地一线,每天调度项目进度,现场解决存在问题。
山东威海利彤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刚:“开工之前要办的一些手续,政府都开通绿色通道大力支持,包括基础的道路以及水电这种配套,他们都积极地配合,基本上每周都来好几回,有时候在现场跟我们一起来调度资源。”
产业为要,项目为王。10年来,高新区始终站在企业角度,针对项目开工、企业用工、做强产业等,主动上门对接,问难问需问策,以店小二、保姆式的贴心服务,搭建政企沟通“连心桥”,并打造“照单收、高兴办”政务服务品牌,把营商环境建设覆盖到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各要素,细化到税费、住房、用工、教育、行政审批等各环节,推动项目数量与建设速度实现双提升。
高新区经发局项目推进办主任邢超:“10年前,整个管委的市级重点项目才十二三个,省级重点项目一两个,但是今年高新区省级重点项目18个,市级重点项目97个,项目虽然多了,但是我们推进速度已成倍地提高。以前建设一个项目,可能需要3个月的手续办理,两三年的建设期,而现在各部门并联推进,从项目确认建设、开工一直到项目投产,基本一年之内就可以完成。”
山大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19栋住宅楼400多户居民,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年代久远,小区陆续出现了管道老化、路面破损、停车位紧缺等各种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少困扰,经过精致改造后,现在这里处处展现出了新气象。
走进山大小区,只见路面全部拓宽并铺装硬化,地下管道更换一遍,绿化和停车位重新规划,原来的小树林打造成了休闲的小广场,脏乱差的“垃圾场”则变身成了篮球场和门球场,并精心打造了时光园、书香园等4个充满校园文化气息的游园场所,增设了垃圾分类房、综合服务用房、电动车充电桩等设施,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得到升级。
10年来,高新区的精致建设,远不止于此:打通城市断头路,对主干道实施提档升级,打造9公里的“樱花大道”和10公里的“玫瑰大道”;对火炬八街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开展“拆违建绿”,建设32处口袋公园,变“脏乱差”为“美如画”。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