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营商行|“零土地”招商唤醒“休眠”厂房
这两天,文登区张家产镇一处“沉睡”了十年之久的废弃海参精深加工项目厂房,再次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新房客”上海轩毅食品海产品加工项目,正忙着对原厂房进行翻新。
“再有个把月,项目就能投产了,比预期快了4个月。”看着即将完工的厂区,项目负责人高兴地说,有这样的速度,多亏了张家产镇“零土地”招商。
“零土地”招商,是去年张家产镇利用镇域闲置土地、厂房资源,为项目方提供“落户即开工”的场地,同时解决招商土地指标“紧缺”,提高招引成功率,优化营商环境而推出的招商模式。
一直以来,依山傍海又主打“店小二”服务的张家产镇,从不缺项目方的青睐,考察、邀约接连不断,可一通忙活后,签约落地的项目屈指可数。
“蕞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地指标紧张,没有新地块给项目落户。部分优势区域又被闲置资源占着。”文登区张家产镇副镇长连敏杰说,新指标不够用,闲置资源又用不上,服务再好也白搭。
看着项目方一拨拨高兴而来,又因土地问题遗憾而归,习惯了“靠服务揽获项目芳心”的张家产镇,有了“转型”的念头:不能因为一块地,断了项目招引的线。新地不好批,就琢磨咋让“旧地换新衣”。
就这样,张家产镇招商专班尝试着将闲置土地、厂房划进招商土地指标的“篮子”里,推出“零土地”招商模式。并按照“用好已建、清理未用、盘活闲置”的思路,梳理全镇“搁浅项目”“僵尸企业”的家底,针对闲置区及招引对象的特点,逐个研究制定盘活处置方案,切实为招引项目省去前期的征地、拆迁、基建等环节周期,实现“增资增效不增地”。
思路一转天地宽。“零土地”招商一经推出,闲置地瞬间成了项目的聚集地,大项目、好项目接连不断“安家”:按照“园区”招“园区”的路子,荒废的原泰富西玛园区,被“新东家”威海梧桐产业园有限公司接手,已引进5家企业入园;借助原电机生产企业废弃厂的残留设施设备,威海环保新型建材生产企业海冷新材有限公司,直接拿地开建投产,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相中闲置资源的还有山东威士捷旅居车项目,目前项目一期总投资1.26亿元,年产旅居车5000辆。
随着一个个闲置空间焕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张家产镇已成功盘活闲置土地7万余平方米、闲置厂房3.9万平方米,引进7家企业,其中6家已顺利投产。
“零土地”招商,不仅变“闲”为“宝”,也将推动招商引资量质齐升。今年,张家产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继续盘活闲置资源,深入走访项目、企业,力争做到企业发愁啥、政府就千方百计解决啥。同时,通过项目“嫁接”“联姻”等方式实现“补链”“扩链”“强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把张家产镇变成投资热土。(文字记者:李文思 通讯员 赵瑞静 于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