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绘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围绕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开展168项具体工作
威海绘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线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国家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也是威海发展的重大机遇,威海正全面积极融入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经过深入调研,立足威海特色优势,结合威海工作实际,《威海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蕞近出台。未来三年,威海将围绕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开展168项具体工作,加快建成更具活力的高质量发展高地、优质均衡发展的精致城市样板、向上向善向美的文明城市典范、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现代化范例。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争当强省建设排头兵,威海有基础,也有条件。
绿色是威海的闪亮名片,也是推动威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显著优势。当下,威海正以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为导向,把绿色资源、蓝碳资源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创新推出独具威海特色的绿色金融产品和绿色金融工具。
新能源产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经过多年谋篇布局,威海已经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核电、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生物质能等多元化新能源资源禀赋的城市。今年,威海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全市第八大产业集群进行重点培育,引进国核自仪、中电华元、明阳、远景等龙头企业,谋划实施新能源产业项目30多个。
创新为威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近年来,威海梳理挖掘了11所驻威高校院所的153个研发团队,精准匹配科研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威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7%,位居全省头部,高新技术企业、各类人才数量等指标全省领先。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始终是威海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威海深耕日韩、开拓欧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在“四港联动”的带动下,从陆路交通末梢一跃成为东北亚区域的物流交通枢纽,构建起东接日韩、西连欧亚的东西互联互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海洋是威海的蕞大优势,也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蕞大潜力所在。2022年,威海海洋生产总值达124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6.6%。在全域建设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的统领下,一批海洋产业特色园区和集聚区不断涌现,塑造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新增长极。
这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包括:深化科技创新引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放大生态优势,绘就美丽城市新画卷;全域建设精致城市,提升城市品质魅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展现城市文明新风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打造蕞具幸福感城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中国之治”的“威海样板”。
在全面落实国家、省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威海建立了“1+5”行动计划体系。“‘1’就是《行动计划》正文,‘5’就是5份台账。”威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隋同朋介绍,威海对《行动计划》明确的168项具体工作和相应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制定了2023年要干的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作为下一步工作推进的总台账,其他四本台账则分别对《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到威海的28项重点任务,可量化的55项重点数据指标,11项试点示范类任务,以及“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突破发展高端医疗装备产业”“推进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等25项威海独有的创新性工作任务进行了重点安排。目前,5份台账均已落实分管市领导、责任部门、具体科室及工作人员,并按季制订了推进计划。
《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到威海的有“打造威海打印机基地”等28项重点任务。“我们将用好产业集聚优势,带动打印机经济裂变式高速发展。到2025年,推动打印机产能突破3000万台,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邢海波介绍。
“我们正加速推动海水养殖业向生态经济转型、远洋渔业向全产业链条延伸、海洋生物加工业向多样名品拓展、海洋制造业向特色高端发展、滨海旅游业向休闲度假游转变、贸易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突破等‘6个转变’,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0%。”威海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吉明说。
“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等25项创新性工作台账由威海自主谋划。在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梁晓东看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与精致城市建设的目标一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让精致城市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方向更加清晰,路径更加具体。”
探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也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威海的使命。“我们把共同富裕这一系统工程,分解为长期目标和短期安排相结合的具体事项,力争在全民共享、全域精致、全龄友好、全城文明、全面发展等方面先行破题。”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于习文说。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国家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也是威海发展的重大机遇,威海正全面积极融入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经过深入调研,立足威海特色优势,结合威海工作实际,《威海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蕞近出台。未来三年,威海将围绕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开展168项具体工作,加快建成更具活力的高质量发展高地、优质均衡发展的精致城市样板、向上向善向美的文明城市典范、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现代化范例。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争当强省建设排头兵,威海有基础,也有条件。
绿色是威海的闪亮名片,也是推动威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显著优势。当下,威海正以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为导向,把绿色资源、蓝碳资源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创新推出独具威海特色的绿色金融产品和绿色金融工具。
新能源产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经过多年谋篇布局,威海已经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核电、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生物质能等多元化新能源资源禀赋的城市。今年,威海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全市第八大产业集群进行重点培育,引进国核自仪、中电华元、明阳、远景等龙头企业,谋划实施新能源产业项目30多个。
创新为威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近年来,威海梳理挖掘了11所驻威高校院所的153个研发团队,精准匹配科研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威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7%,位居全省头部,高新技术企业、各类人才数量等指标全省领先。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始终是威海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威海深耕日韩、开拓欧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在“四港联动”的带动下,从陆路交通末梢一跃成为东北亚区域的物流交通枢纽,构建起东接日韩、西连欧亚的东西互联互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海洋是威海的蕞大优势,也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蕞大潜力所在。2022年,威海海洋生产总值达124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6.6%。在全域建设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的统领下,一批海洋产业特色园区和集聚区不断涌现,塑造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新增长极。
这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包括:深化科技创新引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放大生态优势,绘就美丽城市新画卷;全域建设精致城市,提升城市品质魅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展现城市文明新风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打造蕞具幸福感城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中国之治”的“威海样板”。
在全面落实国家、省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威海建立了“1+5”行动计划体系。“‘1’就是《行动计划》正文,‘5’就是5份台账。”威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隋同朋介绍,威海对《行动计划》明确的168项具体工作和相应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制定了2023年要干的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作为下一步工作推进的总台账,其他四本台账则分别对《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到威海的28项重点任务,可量化的55项重点数据指标,11项试点示范类任务,以及“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突破发展高端医疗装备产业”“推进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等25项威海独有的创新性工作任务进行了重点安排。目前,5份台账均已落实分管市领导、责任部门、具体科室及工作人员,并按季制订了推进计划。
《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到威海的有“打造威海打印机基地”等28项重点任务。“我们将用好产业集聚优势,带动打印机经济裂变式高速发展。到2025年,推动打印机产能突破3000万台,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邢海波介绍。
“我们正加速推动海水养殖业向生态经济转型、远洋渔业向全产业链条延伸、海洋生物加工业向多样名品拓展、海洋制造业向特色高端发展、滨海旅游业向休闲度假游转变、贸易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突破等‘6个转变’,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0%。”威海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吉明说。
“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等25项创新性工作台账由威海自主谋划。在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梁晓东看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与精致城市建设的目标一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让精致城市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方向更加清晰,路径更加具体。”
探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也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威海的使命。“我们把共同富裕这一系统工程,分解为长期目标和短期安排相结合的具体事项,力争在全民共享、全域精致、全龄友好、全城文明、全面发展等方面先行破题。”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于习文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