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济开发区:用好文化人才多出文化精品
近年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牢固树立人才兴区理念,使人才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全区共登记各类文化艺术人才100多人,建设了全区文化艺术人才库。2015年,全区新增齐鲁文化之星1名,威海市文化名家1名。
每天上午,张淑霞都会准时来到威海经济开发区市民活动中心的老年合唱团里“开开嗓子”,这里有装修精美的专业隔音室和高水平老师。从运气、口型到发声,老师的专业指导常常让她和学员们忘记下课时间。张淑霞的老师们,有国家一级作曲家,也有专业配乐师,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人才。
为吸引并留住这些艺术人才,威海经济开发区高水准完善区内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资276万元建设市民文化中心,在农村建设达到市级一至三类标准的农村文化大院67个,省级规范化标准的农家(社区)书屋98个。
文化中心建设有多功能培训厅、舞蹈排练厅、书画室、协会活动室、器乐室、图书阅览室和展览厅等各类活动室场所,居民可以免费接受舞蹈、音乐、读书、书画、艺术等一系列文化娱乐培训。高水平专业平台的建设为众多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着眼于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威海经济开发区还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仅今年就先后举办了中韩油画创作等展览10余场次。定期开展的各种文化艺术创作和娱乐活动,让市民文化中心成为名家汇聚地和百姓欢乐园。
在山东延长线影视文化创意基地里,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紧张酝酿中,一个集影视投融资、影视项目研发、影视拍摄制作、影视职业培训、影视营销发行等于一体的一站式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完善成形,蓄势待发。
为激发创作热情,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威海经济开发区制订了《关于进一步鼓励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在文化产业项目引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原创影视剧作品生产、原创美术品作品生产、原创动漫及游戏产品生产等方面给予扶持,蕞多可达100万元。围绕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发现、激励保障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助推器”。
在政策倾斜的同时,积极做好产业招商。威海经济开发区组织经贸文化代表团赴韩进行招商和项目推介,与仁川中区政府签订《增进与仁川中华街交流以及建设威海市仁川公园》协议书,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开阔视野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中韩国际珠宝城项目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设施安装;春秋美术馆装修工作已基本完成,这是威海经济开发区头部家集艺术展览、艺术品销售拍卖、艺术教育及大学生创业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美术馆;延长线影视文化创意基地正在投入建设,意向入驻影视文化企业12家;电视剧《威海媳妇韩国郎》与山东影视集团进行了合作洽谈;由宝乐文化传媒公司制作的网络剧《炮灰》已完成前期拍摄。
为激发文化人才热情,威海经济开发区实施文化建设投入扶持和农村文化建设援助等机制,加大对村居文化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领、创作扶持、平台搭建等措施,不断增强文化艺术团体的整体实力。他们举办专题讲座、创作研讨、读书沙龙、展览展示,将全国各地的文化人才、艺术人才吸引过来切磋和交流,提高全区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整体水平,促进艺术创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威海经济开发区优越的创作环境,吸引了文化界名家、大家到经区落户进行艺术创作。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威海经区作家协会主席乔洪明担任总编剧的动漫作品《繁星点点》登陆央视少儿频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全区有美协、作协、书协、摄影家协会、戏剧家协会、音乐家协会、剪纸学会等各类艺术类协会10个,有国家级各类会员近20人,省级各类会员40多人。在这些艺术名家的引领下,威海经济开发区已然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大气场。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