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涉海高校院所集中签约
10月14日,山东省威海市与六家涉海高校院所集中签约。钟欣摄
中新网威海10月15日电 (王娇妮)14日,山东省威海市与六家涉海高校院所集中签约,将建设29个科研平台,聚焦海洋生物和海洋高端装备两大产业,推动威海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签约仪式上,威海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共建威海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与自然资源部头部海洋研究所共建威海研究院、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共建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建现代渔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战略合作等项目完成签约。
据悉,这些签约项目涵盖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海洋牧场、海洋生物制品与医药、智能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海水淡化等多个领域,将进驻25个团队,建设29个科研平台,初期进驻专家超过100人,远期达到500人以上。
目前,威海市正强化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实施海洋强市战略,壮大海洋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
威海海岸线,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2018年该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011.9亿元人民币。(完)
领航中国|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
数读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成绩单
我国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强化区域联动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102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46例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前不久,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从分享北斗系统建设成果,到抗疫设备走出国门,中国坚持与各国共享成果和发展机遇,致力于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聚焦前沿,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凝聚合力,才能激发服务贸易更大潜能。
2022-09-16 09:46
过去,人们常把科普视为一种“副业”,科研人员做科普曾被误解为“不务正业”“科研做不下去才转行做科普”。
2022-09-15 15:19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2022-09-15 15:17
推迟实施全球大规模负碳减排技术或将威胁气候和粮食安全
英国《自然》杂志蕞新刊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大规模负碳减排技术若推迟至2060年实施,可能将削弱该技术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力,甚至可能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2022-09-15 15:16
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 积极稳妥发展交叉学科
2022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2022年)》。
2022-09-15 15:22
“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开启
“长江口二号”古船为一艘清同治年间的木质帆船,是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蕞大、保存蕞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帆船。在前期水下调查和整体迁移预处理阶段,已经提取、清理了部分古船相关出水文物。
2022-09-15 10:39
推迟实施全球大规模负碳减排技术或将威胁气候和粮食安全
英国《自然》杂志蕞新刊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大规模负碳减排技术若推迟至2060年实施,可能将削弱该技术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力,甚至可能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2022-09-15 10:39
寻找地球2.0——地外文明存在吗
这一发现引燃了天文学界搜寻第二个太阳系的热情,自此,系外行星探测正式拉开了序幕。
2022-09-15 10:38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深水油气水下生产系统投用
“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是挺进深海油气开发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整套系统目前运行状态良好,水下气井产量达到设计目标。我国水下生产系统依赖进口,设备应用面临采办周期长、采购价格高、维修保养难等问题,制约着深海油气资源开发。
2022-09-15 10:36
我国科学家取得嫦娥五号着陆区火山活动历史研究新进展
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于2020年12月着陆于月球正面风暴洋克里普地体的东北部地区,随后对着陆点附近的月表物质进行了采样并成功月壤样品带回地球。
2022-09-15 10:35
5G全连接工厂,赋能生产更高效
工厂级5G全连接工厂建设,着重跨车间跨层级互联互通、场景的深度和系统化应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能力建设。“要通过加快‘5G+工业互联网’发展,打造5G全连接工厂,从‘县县通’到‘厂厂用’,进一步带动投资、刺激消费、畅通循环、促进转型。
2022-09-15 10:22
总数达173家:十年来国家高新区为创新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诞生大量前沿创新成果,持续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部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年来国家高新区总体发展情况,截至目前,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73家,较2012年增加84家,为创新发展贡献了“高新力量”。
2022-09-15 09:39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2022-09-15 10:40
成都“科创通”平台助力科技企业创新
核酸检测需求大,检测人员却不够,设备亟须更新……今年6月,成都新基因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遇到资金难题,总经理亓宇十分着急。
2022-09-15 08:53
【光明时评】科普需要好“导游”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事业,自觉承担科普责任,同时鼓励和支持老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2022-09-14 10:42
在网友“催更”中科普生态学是什么体验
作为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中国头部代网民和技术人员,我很早就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科普创作了。2020年春天,我在自家书房以科普讲座的形式制作了《景观生态学》课程,并在B站上首发,然后在网友的互动和催更中完成了课程录制。
2022-09-14 11:38
建好用好秦创原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建好用好秦创原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2022-09-14 10:33
遥感探测发现月表普遍存在水(OH/H2O),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的样品分析证据,月表水的成因和分布一直存在争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唐红表示。
2022-09-14 10:17
发射准备时间进一步缩短 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实现新突破
9月13日21时18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E”卫星发射升空。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主任设计师魏远明介绍,本次执行任务的长征七号改遥五运载火箭,采用整流罩直径4.2米的构型,全箭高度60.1米,与2021年3月12日发射的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高度一致。
2022-09-14 09:26
科普更需要摒弃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实现全面提升创新。
2022-09-13 17:42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