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效应凸显经开区海工装备产业园强势崛起
“各位领导,我们汇报一下项目规划和建设方案……”7月7日,珠海云洲智能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成亮带队再次来到经开区,就云洲无人船艇产业化项目选址和项目规划进行再论证。
经开区优质的岸线码头资源、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深厚的海工产业基础和广阔的海上风电光伏市场资源,为海工装备产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为此,经开区锚定双碳目标,委托资深专业机构,通过深入调研论证,确定将海工装备作为开发区“十四五”重点发展产业,在中韩自贸区产业园临海核心区域,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总面积7.4平方公里的海工装备产业园。争取可建设工业用地近千亩,投资3亿元进行土地平整和基础配套,回收闲置土地厂区600余亩,整修深水码头200米,全要素保障促使园区比较优势凸显。云洲无人船艇产业化项目就是入驻企业之一,目前正在进行厂区方案设计,项目地面料场清理也在同步进行。
“管委头部时间成立海工装备产业推进专班,全过程服务项目落实落地。”经开招商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专班针对每个项目落地关注点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因企施策,灵活运用各种合作模式,大幅提升项目洽谈成功率。珠海云洲无人船艇产业化项目,以场景应用、高效服务赢得项目方高度认可;大型海上风电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精准研判、精细测算,创新合作模式促成项目落地,不但引进了上市公司优质项目,还盘活了闲置多年的土地厂房资产;某海底电缆项目,双方接触短短4个月,克服疫情影响,创造条件开展10多次线上线下周密对接,蕞终促成双方高层视频连线达成合作意向……
初具规模的产业布局,是经开区海工装备产业园驶入快车道的底气。目前,经开区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海工装备产业链,国内首个中大型无人船艇生产基地、中国北方蕞大风电装备出口基地及运维母港、国内领先跨境电商分拨基地等一批优质大项目接踵落地,总投资95亿元的海底交直流电缆、清淤机器人、深海采矿设备、船舶零部件制造等20余个项目纷至沓来,使正在规划建设的经开区海工装备产业园焕发出勃勃生机,产业加速聚集,项目全速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跑出了“加速度”。
当前,经开区海工装备产业园发展集聚效应凸显,依托招商金陵船舶、赛科泵业、豪顿华风机等行业龙头资源,梳理产业链企业62家,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海工装备产业集中区域,已开展专题招商活动25批次,推动近十家企业达成落地意向。同步实施海工装备配套企业园区规划建设,完善招商载体,实现海工装备全产业链规模集聚发展。
“目前,我们正紧盯上下游产业链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龙头带动、坚持做大增量、坚持链式发展,经开区从政策、空间等多个方面发力,一个个新项目已在路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