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事关资格认证!还有威海市属直管公房管理运营有新标准了!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目前,各地正在有序开展2023年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与往年一样,参保人员可在上次认证后的12个自然月内任意选择时间进行认证。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亓涛介绍说,老年人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掌上12333”等官方手机应用,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在境外居住的,还可以通过外交部“中国领事”手机应用完成认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可以提出上门认证申请,社保经办机构会提供上门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人社部门取消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并已初步构建了以信息比对为主、社会化服务和远程自助认证相结合的认证新机制,努力实现寓认证于服务、寓认证于无形,尽量减少对老年人的打扰。
“除个人进行人脸识别认证以及由人社部门上门认证外,我们还在加快推进大数据比对认证。也就是社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不需要本人进行任何操作,即可完成认证。2022年,全国已有大约三分之一的退休人员是通过数据比对方式完成认证的,以后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亓涛说。
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障直管公房产权人和承租人合法权益,日前,我市出台了《威海市市属直管公房管理办法》,从产权管理、租赁管理、维护管理等方面对我市的公房管理进行规范。
市属直管公房是指由市直管公房主管部门代表市政府直接管理的通过国家接管、经租、收购、新建、扩建等方式取得的公有房屋。目前,我市在管的市属直管公房共计468套,建筑面积约32000平方米。其中,住宅类377套,非住宅类91套,零散分布在老城区范围内,多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建。
此次,结合我市实际和市场状况,对原有的直管公房管理办法进行了修缮,为直管公房的管理运营提供了制度保障,突出住宅类公房的保障性,推动非住宅类公房的市场化水平。
在产权管理方面,为避免纠纷,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办法》中增加了征收(拆迁)直管公房时的程序和补偿方式等内容,在征收(拆迁)直管公房时,征收(拆迁)部门应当就征收(拆迁)补偿方案向直管公房管理机构征求意见。房屋拆除前,双方应当签订征收(拆迁)补偿协议。
《办法》还明确了住宅类直管公房的房租标准和调整方式。住宅类直管公房实行两种定价方式,即:空置的住宅类直管公房出租,由中介机构评估确定租金标准,采取市场公开招租方式出租;《办法》实施前已承租的住宅类直管公房,租金标准由直管公房管理机构根据房屋状况、所处地段、管理成本等因素提出价格调整意见,经直管公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执行。住宅类直管公房租金标准每3年调整1次。
《办法》也进一步细化了直管公房维修维护的责任划分。直管公房因历史原因情况较为复杂,很多房屋为无法独立使用的房屋,为从根本上解决因房屋结构相连或具有共有、共用设施及附属设施异产毗连的维修纠纷,《办法》明确相关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修缮,由修缮范围内产权所有人共同负责,按产权人专有房屋建筑面积占修缮范围内房屋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或协商分摊修缮费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