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威海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广西北海打造向海经济——谱写“海上丝路”新篇章

admin8个月前 (09-29)威海产业信息39

  三面环海,向海而兴。向海,是广西北海人赖以生存的方式。从20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19世纪开埠,从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到“一带一路”重要门户城市,海洋为北海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

  “打造向海经济、写好新世纪海上丝路新篇章”。5年来,借力海洋纽带,北海向海图强,做活海洋文章,坚持生态优先、建设向海经济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不断推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海的海洋生态治理交出了怎么样的答卷?中华布氏鲸群给出了高分。

  今年3月8日,正在北部湾涠洲岛和斜阳岛海域之间执行海底光缆巡护和海域海岛执法巡查任务的“中国海监1118”船,再次观测拍摄到中华布氏鲸群。这些大家伙丝毫不惧、安然自得,不断跳跃“嬉戏”。

  2016年,布氏鲸首次在涠洲岛海域被发现后,引起社会各界热切关注。据广西科学院、中科院水生所以及北部湾大学等机构组成的广西北部湾海洋哺乳动物联合研究组研究显示,目前此海域已确定布氏鲸个体32头,且健康状况均表现良好。

  “2018年7月1日,我们还颁布实施《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涠洲岛、斜阳岛岛屿及其海岸线公里的海域纳入立法保护范围,禁止开展捕捞作业。”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陆金旭说。

  这些举措,使得附近海域的海洋生态越来越好。“布氏鲸在冬春季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过来,因为广西的原生态保存得非常好,渔业资源也特别丰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南京江豚保护区专家陈炳耀说。

  给北海海洋生态环境打出高分的,还有红树林和白鹭。

  在金海湾红树林生态公园,只见茂密的红树林一直延伸到大海的远方,一群群白鹭在红树林上方翩翩飞翔。包括冯家江治理在内的一系列的截污治水工程,正使这里成为一个生机盎然的活力海湾。

  流域分布的17种红树林植物生长状况明显好转,银滩海水浴场水质优良率从2019年度的20%,大幅提升至2020年度的64.28%。流域沿岸鸟类累计监测到182种,比2017年之前增加了46种,且多次监测到世界极危鸟种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沿岸滩涂底栖生物种类由2017年之前的66种增加至153种,入海口处还发现了中华鲎、绿海龟等海洋珍稀动物。

  “5年来,北海市积极开展海洋保护区和生态整治修复项目建设,修复岸线公里。如今,全市共新增红树林74.78公顷、修复红树林267.57公顷,截至2021年底北海市红树林面积居全区首位。”北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毅说。

  清晨,寂静的海滩上,贝雕大师林雄借着码头的微弱灯光,要赶在涨潮前找到一种专属于这片海域的贝壳。数十天后,这些顶着晨雾拾来的贝壳将经由他之手,完成一场艺术重生。目前,北海从事贝雕生产和制作的公司、作坊、工作室已有约20家,从业者上千人。

  和贝雕一样,南珠产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海市把振兴南珠产业作为打造向海经济的重要抓手,成立北海市振兴南珠产业领导小组,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把南珠产业打造成为蕞具北海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势产业。

  短短3年时间,北海市南珠产业实现恢复性发展。2016年北海只有1户养殖户插核养殖,面积50亩、产量十几斤珍珠。到2020年6月,养殖企业增加到23家,养殖面积5000亩、完成插核贝1514.988万贝、全年南珠产量1014公斤。

  海洋带来了一方美,也养育了一方人。依托海洋,北海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项目多、投资大、业态新、速度快、后劲足的态势,呈现出勃勃生机。

  利用自治区出台支持北海市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发展邮轮产业等政策,北海正在加快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去年,北海市新增国家4A级景区5个,海丝首港为游客提供全景交互沉浸式演艺特色体验,北海银基水世界、高德古镇等成为旅游新亮点,侨港小镇、合浦月饼小镇等特色景点精彩纷呈。洲际、万豪、喜来登等国际一线品牌酒店即将建成运营。去年北海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124万人次、增长24%,实现旅游消费667亿元、增长29%。

  与此同时,北海市立足自身原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及港口资源优势,在全区率先绘制八大“产业树”全景图,组织专业招商团队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向海产业大树枝繁叶茂。

  5年间北海已由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成由绿色化工、电子信息、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高端造纸、能源六大产业为主导的向海工业体系。“2021年六大主导产业合计完成产值同比增长29.2%,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81.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4.2个百分点的增长。”北海市工信局局长梁振威说。

  “‘十四五’期间,北海将加快建设海洋牧场,拓展生态养殖、深海养殖、远海捕捞,创新发展南珠产业;加快发展六大主导产业,建成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工业基地;继续做大做强高端服务业,推动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北海市委书记蔡锦军说。

  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离不开科技。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是北海市为研究海洋科技,发展向海经济而打造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

  当记者到达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时,只见清晨阳光下的竹林海边,一条沥青大道笔直宽阔,在一片草木葱郁、鹭鸟成群的湿地长廊边上,一幢幢楼宇错落有致,一座座工地塔吊林立。

  过去五年,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落户北海,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获批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清华大学海洋技术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国内知名的涉海科研机构入驻北海,广西一半以上的涉海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汇聚北海,成立北海向海经济研究院,京东云(北海)向海智库研究院如期完成。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入选全区首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园区和孵化器数量全区第二,聚集了专业技术人才6.3万多名。

  据了解,亿库海洋硅藻新材料项目、中交航信新能源船制造项目、智慧声谷产业园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将于今年上半年进驻标准厂房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时储备洽谈了川桂向海经济智能产业港项目、生物基石墨烯产业化项目、智能水下机器人制造项目等一批招商项目,计划投资约486.6亿元。

  “‘十四五’期间,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将科学编制北海特色向海经济产业链全景图,构建十条海洋经济产业链,力争把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打造为产城融合的千亿元产业园区,同时也是宜业宜居、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海洋新城。”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廖克辉说。

  原标题:《广西北海打造向海经济——谱写“海上丝路”新篇章》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国庆畅游千年海丝路赏泉州古城文化产业园

国庆畅游千年海丝路赏泉州古城文化产业园

  这个国庆节,您想去哪玩?来泉州吧!这里可以重温当年“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盛况,可以闲适赏花,更可领略别样风情,各种好玩、有趣的活动将丰富您的节日生活。   去年国庆节,游客游览清源山老君岩。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贸往来,呈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泉州又是中世纪世界各大宗教传播交流的主要城...

威海市政府领导莅临安然文化产业园考察

威海市政府领导莅临安然文化产业园考察

  热直销网快讯:2014年12月9日,威海市副市长张波女士在安然集团副董事长、总裁梁浩女士的陪同下,莅临安然集团文化产业园考察企业文化建设。   张波副市长先后参观了安然纳米科技文化馆、旗舰店、文化墙、生产车间、文化展厅、传统文化宣传栏等,高度评价了安然集团快速、稳健的发展步伐,对安然持续学习和践行传统文化给予高度赞赏,鼓励安然继续深入地学习和传...

威海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

威海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威海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   威海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   威海日报讯日前,我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对外公布,共包含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

威海|“十四五”期间威海市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000套(间)以上

威海|“十四五”期间威海市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000套(间)以上

  9月27日下午,记者从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已于近日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将于“十四五”期间,新增(含新建、改建、改造、盘活、转化)保障性租赁住房数量达到6000套(间)以上。   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孙坤同介绍,保障性租赁住房是缓解城区内无房且具有稳定就业的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

山东德州全新单层钢结构厂房出售!市级重点园区享多重优惠政策

山东德州全新单层钢结构厂房出售!市级重点园区享多重优惠政策

  对于正在山东找厂房的制造业企业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德州谷川高科产业园,火爆招商中。   园区位于德州市陵城区,由77.8亩标准厂房区和162亩定制厂房区构成,属市级重点项目,享受多重优惠政策叠加。   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推动工业厂房类载体的崛起,我们诚邀您前来咨询考察。   项目地址...

广州数字文化产业规模超千亿

广州数字文化产业规模超千亿

  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是目前全国蕞大的文化馆,自试运行以来,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南方日报记者 张冠军 摄   广州市文化馆、广州粤剧院、广州美术馆新址接连投入运营,文化新地标吸引众多文化艺术爱好者前来打卡;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城市总数增至广州、香港、澳门、上海、南京等34个城市,海上丝绸之路“朋友圈”持续扩大;广州国际灯光节阔别三年线下重启,数字文化产业规模超千亿,为广...

惠企政策:三河市工业标准厂房分割转让实施办法(2023版)

惠企政策:三河市工业标准厂房分割转让实施办法(2023版)

  2023年7月5日三河市政府发布了蕞新版《三河市工业标准厂房分割转让实施办法》,新办法将园区自持面积比例降低为15%,具体内容如下:   《三河市工业标准厂房分割转让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资源配置、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冀发〔2018〕号)、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