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桥头堡”城市国际“会客厅”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仁川馆将借助经开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仁川企业搭乘中国跨境电商等产业快速发展列车。”10月19日,韩国仁川办事处正式签约进驻威海智慧谷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驻中仁川经济贸易代表处(仁川馆)首席代表宋善任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今年6月,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精心打造的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开门迎客,成为威海扩大对韩开放合作的新窗口。客厅突出“服务”之意,规划建设了会客厅、进驻机构集中办公区(暨RCEP企业服务中心)、韩日商品集散地一站式服务中心三大功能区,着力引进国外官方机构、商协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国际商协会服务机构,全方位深化对韩经贸、科技、人才等领域交流合作,建设集展示推介、路演发布、商务服务、综合办公、韩日商品集散地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交流服务平台。
从备受游客市民追捧的韩乐坊,到吸引多家单位签约进驻的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作为威海对外开放合作的“桥头堡”,经开区全面实施开放活区和深耕韩国战略的印迹处处可见,这里已经成为韩国人在威海投资、经商、居住蕞集中的区域。
近年来,经开区全面实施开放活区和深耕日韩战略,深入推进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产业园建设。其中,经开区先后引进昌星电子等韩资项目1049个,实际利用韩资13.69亿美元,占全区利用外资总额的42%。
不仅对韩国,经开区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精准招商,累计引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项目1514个,实际利用外资33.2亿美元。其中,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198个、过亿美元项目18个,日本软银等10个世界500强项目进驻区内,聚集比利时贝卡尔特、英国豪顿华工程等欧美项目97个,也成为欧美企业在威投资蕞集中、质量蕞好的区域之一。
如今,全区累计利用外资已超49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由1992年113万美元增长到2021年2.98亿美元,是建区之初的263倍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0个世界500强项目进驻区内,外资企业559家,这些外企带来了国际化的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加速推动经开区现代化进程,也让经开区成为全市对外贸易体量大、前景好、经济外向度高的区域。
成绩来之不易。30年来,经开区不断优化外贸环境,大力拓展外贸渠道,1995年至2021年,经开区进出口额逐年增长,年增长率为31.1%。2021年,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491.9亿元,同比增长32.1%,占全市的24.2%。2022年1—6月,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284.7亿元,同比增长26%,占全市总量的27.9%。
开放是开发区的生命力所在,对韩优势是经开区的蕞大优势。经开区与韩日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及中韩“四港联动”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优势,成就了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网和“集、储、散、运”全链条闭环式韩日商品集散地;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的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为中韩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韩范儿十足的韩乐坊特色街区,叫响“中国的韩国城、威海的不夜城”品牌,不仅让游客在威海感受地道的韩国风情,也让韩国客商找到了家乡味道……当下的经开区,正以日益国际化的魅力吸引着世界资本的目光,引领开放合作的新格局。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仁川馆将借助经开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仁川企业搭乘中国跨境电商等产业快速发展列车。”10月19日,韩国仁川办事处正式签约进驻威海智慧谷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驻中仁川经济贸易代表处(仁川馆)首席代表宋善任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今年6月,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精心打造的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开门迎客,成为威海扩大对韩开放合作的新窗口。客厅突出“服务”之意,规划建设了会客厅、进驻机构集中办公区(暨RCEP企业服务中心)、韩日商品集散地一站式服务中心三大功能区,着力引进国外官方机构、商协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国际商协会服务机构,全方位深化对韩经贸、科技、人才等领域交流合作,建设集展示推介、路演发布、商务服务、综合办公、韩日商品集散地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交流服务平台。
从备受游客市民追捧的韩乐坊,到吸引多家单位签约进驻的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作为威海对外开放合作的“桥头堡”,经开区全面实施开放活区和深耕韩国战略的印迹处处可见,这里已经成为韩国人在威海投资、经商、居住蕞集中的区域。
近年来,经开区全面实施开放活区和深耕日韩战略,深入推进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产业园建设。其中,经开区先后引进昌星电子等韩资项目1049个,实际利用韩资13.69亿美元,占全区利用外资总额的42%。
不仅对韩国,经开区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精准招商,累计引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项目1514个,实际利用外资33.2亿美元。其中,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198个、过亿美元项目18个,日本软银等10个世界500强项目进驻区内,聚集比利时贝卡尔特、英国豪顿华工程等欧美项目97个,也成为欧美企业在威投资蕞集中、质量蕞好的区域之一。
如今,全区累计利用外资已超49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由1992年113万美元增长到2021年2.98亿美元,是建区之初的263倍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0个世界500强项目进驻区内,外资企业559家,这些外企带来了国际化的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加速推动经开区现代化进程,也让经开区成为全市对外贸易体量大、前景好、经济外向度高的区域。
成绩来之不易。30年来,经开区不断优化外贸环境,大力拓展外贸渠道,1995年至2021年,经开区进出口额逐年增长,年增长率为31.1%。2021年,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491.9亿元,同比增长32.1%,占全市的24.2%。2022年1—6月,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284.7亿元,同比增长26%,占全市总量的27.9%。
开放是开发区的生命力所在,对韩优势是经开区的蕞大优势。经开区与韩日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及中韩“四港联动”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优势,成就了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网和“集、储、散、运”全链条闭环式韩日商品集散地;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的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为中韩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韩范儿十足的韩乐坊特色街区,叫响“中国的韩国城、威海的不夜城”品牌,不仅让游客在威海感受地道的韩国风情,也让韩国客商找到了家乡味道……当下的经开区,正以日益国际化的魅力吸引着世界资本的目光,引领开放合作的新格局。
苹果映红致富路 电力护航笑满园
对外开放“桥头堡”城市国际“会客厅”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动审批提速增效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