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科技领航创新动力澎湃向深蓝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无论是面对经略海洋的重大政治任务,还是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都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面向“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推动全市科技创新由“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是威海走向“深蓝”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与挑战。为此,海洋强市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海洋科技创新的引领能力。
近年来,从“科技兴海”到“科技领航”,威海始终将科学技术作为推动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海洋产业,有效布局、集聚和配置海洋科技资源。近年来,进一步规划全域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集聚创新资源、优化产业生态,努力实现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正是在科技引领下,威海海洋产业的三链融合不断加深,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十三五”期间,全市涉海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到296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达191家,拥有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236家,一批龙头企业和突破性技术成果脱颖而出,科技创新对于海洋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打好科技创新“持久战”,威海的态度始终如一。刚刚出台的《威海市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全市省级以上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要达到160个以上,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10家以上,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海洋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目标既定,怎样实现?海洋强市建设工作会议为我们明确了路径和抓手在抓好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海洋科技金融上发力,激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激活创新资源,促进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是实现创新驱动的有效载体。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向科技创新要内生动力,就要在平台建设上发力,以更多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全市科技创新的广度和厚度。
“科技创新平台汇聚全链条双创要素,具备技术研发与创新、创业孵化、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与培训、创新基金与投融资等四大功能,可以高效推进哈工大高端人才和科研成果向威海延伸、汇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能帮助区域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董事长张文丛说。
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围绕海洋产业发展,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黄海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等15个高能级海洋创新平台落户威海,60多家涉海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威海高层次、国字号海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零”的突破。
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邢海文表示,对照会议要求,威海还将加大与涉海高校、院士专家的大走访大对接,并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的建设运行机制,从软、硬件两个条件进行支撑,让技术创新的“原始资源”加速汇聚。
平台落户,成果落地。创新平台汇聚成链,也推动了海洋产业科创成果的快速转化。
作为一家成立只有两年多的年轻企业,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成长飞快。2019年底才接到头部个生产订单,今年的产值已达2000余万元,订单更是突破5000万元。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众多技术成果为支撑。
“公司的核心创始团队是哈工程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全球水平蕞高的水下自主机器人(AUV)竞赛上获得冠军的研发团队,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锦亮说,两年多时间,智真海洋科技已将技术转化为十余种高端海洋装备及核心部件,填补了多个市场空白,推动着海洋无人装备领域产业的发展。
从产业活动角度看,成果转化受技术、市场、资金等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参与的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如何实现成果的有效落地、快速产出,更能看出一座城市的水平。
今年以来,通过“揭榜挂帅”等机制,威海持续开展企业进平台、平台进企业等活动,将企业现实需求与平台智力优势相结合,推动更多如“鱿鱼掏黄技术”等成果通过政府“搭桥”实现。
必须看到,从市场大环境来看,科技成果研发投入高、投资转化慢是共同的难题。对于很多初创期的企业来说,资金是他们面临的蕞大难题。
发力海洋金融正是时机。“我们将综合运用银行、保险、证券、多元化融资等渠道支持涉海企业发展,对于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涉海企业的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共同研究量身打造符合涉海企业特色的金融产品,同时吸纳社会资本力量,积极筹建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助推海洋经济跑出高质量发展的蓝色速度。”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杨芳表示。
发力科技金融的实际成效,已经在企业发展中初露端倪。2020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基金一期规模1.5亿元,坚持自主研发医药新产品的汇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基金首个投资项目,投资总额3000万元。
“接受投资后,我们一方面推进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快了临床特需的小分子靶向新药的研发进程。”汇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原婳婳说,基金资金的注入使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目前位于南海新区蓝色产业孵化器内的汇瀚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已初具规模,而首个1.1类小分子新药开发也已进入临床前研发尾声。
目前,全市已有3家银行机构成立海洋特色支行,22家银行机构开办“海域使用权抵质押贷款”业务,海洋科技金融服务业正快速成长,全力助推企业在新一轮的科技竞争中走在前列。(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孙柯/文 孙大伟/图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为冬奥加油!迪尚制造“具有防护功能工作服装”在冬奥村正式启用
为冬奥加油!迪尚制造“具有防护功能工作服装”在冬奥村正式启用[详细]
气势恢宏,美轮美奂!高新区春晚精彩纷呈、好评如潮!
欢歌咏祥泰,劲舞福门开。1月24日,高新区“创新向未来”2022年春节联欢会精彩上演。本次联欢会采取主会场、分会场和网络直播的形式,全程...[详细]
国际邮件入威需多轮“六面消杀”
国际邮件如何消杀?取快递时如何防护?居民购买境外物品需要注意什么?快递物流行业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领域,为守护好国门,威海国际互换局、...[详细]
聚焦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抓落实丨环翠区:争摘“国字号”,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
临近春节,宝威科技智能工厂项目建设热情不减,二期工程处于收尾阶段,将于3月份正式投产。届时,企业产值将从1.3亿元跃升至3亿元。[详细]
荣成市“无证明办事大厅”启动 证明材料精简85%
1月25日, 荣成市“无证明办事大厅”启动,证明材料精简85%,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详细]
春节买威海花饽饽,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而这份充满了浓浓年味的仪式感,造就了花饽饽生产企业独特的忙年景象。[详细]
聚焦2022山东两会|省人大代表王培桓:推动数字化建设,从传统零售行业向智慧零售行业转变
聚焦2022山东两会|省人大代表王培桓:推动数字化建设,从传统零售行业向智慧零售行业转变[详细]
聚焦2022山东两会|省政协委员卢钊钧:全面推行强链、延链、补链 为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聚焦2022山东两会|省政协委员卢钊钧:全面推行强链、延链、补链 为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详细]
聚焦2022山东两会|省人大代表张华威:打造亚洲蕞大、成本蕞低、质量蕞高的医疗器械制造基地
聚焦2022山东两会|省人大代表张华威:打造亚洲蕞大、成本蕞低、质量蕞高的医疗器械制造基地[详细]
荣成绘制天鹅保护地图 筑牢野生动物保护屏障
为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提高栖息地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水平。近日,荣成市自然资源局绘制了《荣成市天鹅统计栖息分布区域图》,详细记录天鹅分...[详细]
全面深化改革 威海奋楫潮头逐浪高
威海的成长之路,就是一条一次次打开思想闸门,突破思维定势、路径依赖的改革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威海以改革回应并解决了很多发展中的难题...[详细]
威海海警局与威海边检协作区签订防范打击海上偷渡违法犯罪合作协议
聚焦2022山东两会|省人大代表周伟: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海洋渔业产业科研创新平台
聚焦2022山东两会|省人大代表周伟: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海洋渔业产业科研创新平台[详细]
半岛南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招商推介会在济南举行
荣成:手工粉条成新“网红” 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山东荣成:花饽饽面艺“萌虎”迎春
吹响防冻“集结号” 威海全力保障冬季供水
写春联 送祝福 荣成石岛文化年味足
威海“健康科普卫士ViVi”来了!
威海:书法名家进警营 翰墨飘香迎新春
40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聚焦乳山海上风电开发
新年就要红红火火~“鲜花年货”已备好 济南花卉市场也忙年
图观两会|高清组图直击!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
组图丨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即将开幕 代表委员陆续步入会场
威海迅速安排部署《问政山东》节目反映问题整改工作
聚焦威海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丨南海新区: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狠抓落实
聚焦威海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丨临港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筑牢产业发展之基
半岛南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招商推介会在济南举行
以文为媒,威海“高颜值”牵手“深内涵”
问政追踪丨威海公共车位被占为私家车位 当地整改:三年时间内将增建停车位超10000个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邮编:250062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