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开区将建设重点项目121个总投资2659亿元
3月3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大抓经济 勇争一流”主题经开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经开区有关工作情况。会上,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项目推进办公室主任王登攀介绍,今年经开区将继续深入实施“1+9+9”项目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案和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推进省市区三级“九类重点”项目全面加速。从数量上看,目前经开区列入市级调度的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有90个,另外经开区自行调度推进的区级项目31个。12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65.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9%。其中,15个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7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8%、104.7%,平均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达到2.1亿元,同比增长64%。从质量上看,121个重点项目中,高端制造业项目60个,项目数量、总投资、当年投资分别增长40%、30%、50%,其中,当年计划投资过亿元制造业项目18个,占比达30%。
推进“九个一批”项目乘势突破。骨干膨胀一批。今年重点实施“智改数转”项目11个,绿色低碳改造提升项目13个,多元化市场拓展膨胀项目10个,小企业高成长膨胀项目31个,年内项目新增产值突破40亿元。签约落地一批。每季度组织1次项目集中签约,全年力争签约过亿元产业项目15个以上,过20亿元大项目1个以上。开工建设一批。上半年新开工项目不少于66个,全年力促新开工项目不少于80个,完成投资不少于83亿元。投产达产一批。年内新增投产产业项目总数不少于57个,完成投资不少于57亿元。招商储备一批。全年举办招商对接活动不少于30次,每月滚动更新重点在谈项目20个以上。闲置盘活一批。年内盘活闲置楼宇、厂房13万平方米以上。科技赋能一批。年内抓好25个科技赋能项目建设运营。资本加持一批。年内争取1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不低于6亿元。推进区引导基金争取投资企业5家以上,投资金额2000万元。梯次培育一批。年内争取新增升规纳统企业50家左右,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
进一步优化提升工作机制,营造一流的项目建设环境。
在推进机制上,从4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升。一是继续实行项目分包机制,将目前实施的121个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全部进行分包,同时将重大牵引性项目、需要上级多个部门帮助协调推进的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堵点推进缓慢的项目、市级年度集中观摩项目四类项目逐一分包至党工委管委领导;二是继续实行“项目推进办+职能部门+属地镇街(国企)”联动机制,逐个项目建立工作专班,实行“专班包保、节点告知、问题会商、全程盯靠”服务;三是继续提升“吹哨报到”问题分级解决机制,对需单一部门解决的问题,由各镇街、项目单位直接吹哨职能部门,对需多个部门解决的问题,由各镇街、项目单位吹哨项目推进办等牵头部门,对重大难点问题,由项目推进办等牵头部门上报分管领导会商直至上报党工委研究解决;四是继续强化调度督导机制,党工委每月调度项目进展情况,每季度听取牵头单位汇报“1+9+9”项目推进情况。
在服务机制上,从3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升。一是完善审批服务机制,建立新开工产业项目、续建产业项目、拟观摩制造业项目三张清单,对列入清单项目,继续完善信息互享机制,采取部门提前介入、联合指导、优化流程、一线审批方式,进一步压缩手续办理时限。二是优化政策扶持服务机制,建立惠企政策平台“免用即享”对接通道,指导项目单位用足用好“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包”,研究出台区级相关政策措施,将政策直达企业。三是提升要素保障服务机制,继续对重点大项目、好项目实行全要素倾斜,在土地、资金、能耗、排放指标及其它配套需求上优先予以保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世奥国际中心B座2207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