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司法局出台服务保障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20项措施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为积极贯彻落实威海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推进大会精神,威海市司法局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结合工作职责,制定出台了20项措施,全力服务和保障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制度供给及政策输送
建立涉企制度“先出台”、惠企政策“全推送”、合同审查“零等待”等工作机制,优先对涉及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政策性文件草案,对涉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面市政府的战略合作协议及部门报送的合同章程等,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审查及备案,推动招商引资相关政策及合同尽快出台、尽快落地、尽快见效。
免费向社会提供我市制定出台的政府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的外文译本和《威海市惠企政策工具汇编》,保障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依托网络监管平台、信用+市场监管平台,推行智慧监管和分级分类监管,探索推行不见面式执法,蕞大程度地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组织开展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年活动,推动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和柔性执法,规范涉企检查计划制度,在新业态等领域推行包容监管政策,打造宽严相济的企业发展环境。建立涉企行政复议容缺受理机制,畅通涉企绿色通道,加大复议纠错力度,搭建协调对话平台,蕞大限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网上平台,建立对接沟通机制,根据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需要,选配专业法律人士,为招商引资项目咨询谈判、政策推送、域外法律查明、尽职调查、风险评估、项目落地,提供精准服务,协助把好入口关。
针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中的涉法难点问题,建立涉法疑难问题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法学专家、律师及发改、商务等部门相关人员,开展会商论证,用法律手段破解制约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瓶颈。
健全服务企业和项目“十百千”工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好法律服务进园区、法律服务引人才、法律服务进项目等活动,不断拓展公证业务范围,推动全市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商事、金融、保险、证券等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精准式、保姆式”的公共法律服务。
开展专项普法宣传,将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法规纳入“八五”普法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各级党委政府惠企政策的法治宣传,为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持续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培训和考试工作,提升招商引资队伍法治意识,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市司法局要求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成立司法行政系统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充分发挥职责作用,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环节全面压实责任,主动作为,加大典型宣传引领,为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来源:法治威海)
资源向项目集聚、政策向项目发力,临港区72个重点项目“加速跑”
掌握原创成果、突破关键技术……威海科技这样创新
不输上海安福路!威海这条百年老街成为“文青打卡地”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鲁新网备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鲁B2-201400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鲁新网备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