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南海新区用“蓝色”谋发展30余高端企业入驻
威海南海新区用“蓝色”谋发展 30余高端企业入驻
2015-08-26 10:13:28
】威海南海新区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打造的海洋经济新区之一,“蓝色”是新区发展的底色,这里的产业也一样瞄准了蓝色、瞄准了高端。目前,20万平方米的蓝色创业谷孵化期已进驻了40多家实验室及科技型企业,人员构成主要是以研究员、博士后、实业家为组合的创新创业团队。
韩国女记者试驾新能源汽车之后,表示“很好,我想买”。
威海南海新区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打造的海洋经济新区之一,“蓝色”是新区发展的底色,这里的产业也一样瞄准了蓝色、瞄准了高端。目前,20万平方米的蓝色创业谷孵化期已进驻了40多家实验室及科技型企业,人员构成主要是以研究员、博士后、实业家为组合的创新创业团队。
在德瑞博新能源汽车公司,采访团一行见到了王德伦博士,这是一位60岁的海归,王德伦说他在南海新区重拾了创业梦想。2013年底,王德伦来此成立了山东德瑞博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但若想发现他却并不容易,因为在公司车间里,他惯常的工作状态是穿着工装与工人们一起做事,随时对生产过程提出指导,整日泡在一线的他,甚至把办公室设在了产品部。
在王德伦的设想中,德瑞博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能30万辆。这对威海南海新区来说不仅意味着大规模的汽车产能,还会吸引许多核心配套部件制造企业落户威海南海新区。
王德伦如相信,拿乘用车的理念做微型电动车,会有很大商机,而威海南海新区无疑赋予了他更多的可能性。
王德伦告诉记者,“这里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南海新港,又在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具备冲向国际市场得天独厚的条件。”正是看中了这些条件,他把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中心等都设在了这里的蓝色创业谷。
如今,成百上千个这样的项目,在威海南海新区遍地开花。在核心起步区,20多名博士聚在威海南海新区创业,100多个过亿元大项目密集落地,数十个企业投产达效,产业带已初见模样。已经落户孵化器的高端企业有3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就已有5家。
威海南海新区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成国家级海洋经济新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高新产业聚集区和威海决胜未来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按照促进科技创新上档升级的发展要求,积极加强科技与产业的联系与转化,注重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自主创新力,打造一批“南海创造”、“南海标准”行业品牌。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