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威海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威海临港区汪疃镇:凝聚党建合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admin8个月前 (09-29)威海产业信息34

  走进盛夏的威海临港区汪疃镇,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内,成片的苹果树生长茂盛;樱桃大棚内村民忙碌不已;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现场机器欢畅……处处充满着活力。

  为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汪疃镇按照“1+4+N”党建管理体系,牵头成立了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党委。成立以来,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党委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和动力源泉,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为汪疃镇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每天早上,汪疃镇祝家英村村民祝利军从家里出发,几分钟就到达上班的地方——威海樱聚瓦苗木有限公司。这几天,苗木基地正忙着除草打药。“一天工资140元,比以前在外面打工强多了。”祝利军说,收入多了,干起活来浑身是力气。

  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党委下辖恒兴智慧农业产业园、现代果业产业、种养循环农牧产业、五彩谷旅游产业4个产业发展党总支和36个村级党支部。园区党委成立以来,由园区党委书记作为召集人,实行集中议事联席会议机制,每月组织园区各产业发展党总支、各村党支部、企业党支部书记,共商园区发展规划和思路,破解村企合作难题。祝家英村就是园区党委带动发展的生动案例。

  “以前我们村和邻村有不少‘插花地’,这些地难以流转,留在手里村民干着急。”祝家英村党支部书记祝润超说,园区党委成立以来,联席会议把各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召集在一起,大家统一思路抱团发展,把地一起流转给农业产业企业。“我们村的1700亩地,现在流转出去了1100亩,这些都是园区党委的功劳。”祝润超说,企业的进驻不仅给村民增加了地租收入,还增加了打工收入,村民日子越过越好。

  园区党委实行“统一核心、两座平台、三级联网、四大中心”运行模式,推动园区党建与产业发展融合,提升产业发展效益。截至目前,在园区党委的推动下,共招引、培育樱聚缘、仙果仙园、那香山等26个优质产业项目,整合、盘活2万亩土地,实现年收益约11亿元,逐步形成党建统筹引领园区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

  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信息共享,推进农业现代进程,节约产业生产成本,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党委搭建“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平台”,设置社会化服务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农产品仓储集散中心和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四大功能区。通过科学确权、规范交易、严格见证等一体化服务,推动农业产业资源合理运用,推进农业现代发展进程。

  近日,在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内的“威海金”农产品仓储集散中心,偌大的厂房内一套现代自动分拣设备十分抢眼,管理人员王建勇正在维护设备。“这里去年分拣了100多万斤苹果,今年10月份会再次进入忙碌期,估计量更大,设备必须得维护好。”王建勇介绍,这套自动化分拣设备不仅提高分拣效率,还能精确分选苹果的大小、糖度、是否有霉心病,解决了传统人工判断不精准和分选效率低的困扰。

  四大功能区中的社会化服务中心设在山东樱聚缘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这里前来参观的客人络绎不绝。2013年成立以来,樱聚缘在汪疃镇的助力下,一步步做大做强,又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带领一大批优秀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

  目前,樱聚缘10000吨冷库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冷链仓储、现货批发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贸易基地,将农产品从产业链的生产链向营销链整合,成为威海市一站式农产品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樱聚缘相关负责人芦相英介绍,樱聚缘农业生产团队、研发技术优势以及产业资源社会化综合服务都将为汪疃镇社会化服务中心助力。

  “社会化服务中心将为农民提供蕞专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系列服务,满足农民农业科学技术引进和学习、技术培训、产品销售、农业金融、信息化服务等需求,有效地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园区党委相负责人表示。

  在汪疃镇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正大显身手,他们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近日,在花满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二期果园里,市场部的自媒体推广策划员王冬雅正在拍摄同事和工人“务农”的点点滴滴,一个多月来,她用各种各样的小故事宣传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农业方面的内容,展现农业人的活力。

  在这里,现代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更多的是机械化、标准化管理,花满园团队大多是“95后”,他们在种植、管理、销售、包装、宣传等各方面的灵活思维,为传统产业注入了生机。眼下,这些年轻人通过运营公众号、小程序、电商平台等多种线上模式,迅速打开了公司的销售市场,品牌知名度大大提高。

  在临港区汪疃镇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花满园仅是其中一员。近年来,汪疃镇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累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12期,参与人数达600多人,充分激发了新型职业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内源动力。

  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既要培养本土农业人才,做好人才内部消化,更要“筑巢引凤”,让更多优秀人才汇聚。去年11月底,临港区管委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共建青岛农业大学(威海)现代农业产业学院,产业学院位于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的恒兴智慧产业园内,不仅拥有广阔的试验田,还配备了宿舍、实验室、食堂等完善的基础设施,数据分析平台使教师们在千里之外实时监控试验田里的温度、光照、二氧化碳、土壤温度等详细数据,方便教学和实验。

  “学院为农业专业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实习平台,也为片区现代农业提供前沿技术指导和支持,帮助本地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汪疃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该项目,让农业人才走到田间地头、留在乡村大地,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通过多企参与、政企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多元发展方式,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科技带动互促双赢的良好局面。

  同时,园区党委充分利用威海市现代果业专家大院等师资优势,建立田园党校授课基地,按照“党校性质、农校特色、示范形象、市场机制”的运行模式,园区党委组织开展田间课堂、技术课堂、营销课堂等开放式、体验式教学培训,同时对接园区企业设立大量就业岗位,帮助群众在提升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1500余人,帮助100余名传统农民变身产业工人,人均年增收2.79万元。

  近日,走进威海鸿树林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农业大棚,村民们正在忙着打理樱桃。这里的樱桃比普通樱桃提前一个半月上市,而这就是鸿树林取胜的法宝。

  “棚内栽种的樱桃品种有美早、黄蜜、红灯等,它们口感紧实、含糖量高,是蕞受市场欢迎的几个品种。”大棚经营者、威海鸿树林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金介绍,樱桃高品质的秘密在于精细的智慧化管理,棚里装备了自动化卷被系统、锁被系统、温控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等智能系统。智能系统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还能实现樱桃品质和产量的双提升。

  鸿树林智慧农业大棚由临港区整合2000余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采用恒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鸿树林生态园管理经营的模式。大棚建成三年,樱桃销路遍及全国各大城市,产量、收入翻番增长。“今年产量可达10万斤。”王世金信心满满地说。

  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党委成立以来,始终将群众致富增收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不仅带动村民变股民,还让后进变为先进,建立发展利益共同体,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乡村振兴成果,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依托省级高标准农田创新试点项目和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祝家英村党支部积极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年增收60多万元。王家产村370户村民与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先后集中村内土地800亩,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年增收约60万元。

  近年来,园区党委大力发展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比较优势显著的富民产业,推动形成“一村一企”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强“深度融合”和“科技带动”两大文章。加速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促苹果、樱桃等现代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带动农业企业发展效益更好、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更高、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更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贾文娟/文 刘志鹏/图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1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头条】2022年威海已发行97亿元政府专项债券并支付完成

【头条】2022年威海已发行97亿元政府专项债券并支付完成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头条】2022年,威海已发行97亿元政府专项债券并支付完成   今年我市已获批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03.3亿元,其中97亿元已发行并支付完成,支持全市63个专项债券项目开工建设,其中超七成用于扶持基础设施“七网”项目建设,有力支撑全市...

一季度威海281个工业重点项目超九成开工

一季度威海281个工业重点项目超九成开工

  春光无限好,项目“加速跑”。4月3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一季度全市281个工业重点项目开工率超九成,一个个重大项目在威海落地生根,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蓬勃之力。   “项目主体已经完工,目前进入了装修阶段。”威海谷雨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刘循阳介绍,谷雨春医用微球产业化项目计划新上8条生产线,打造微球、缓控释制剂、生物可降解材料三大技术平台,开展...

中日(威海)合作产业园区成型起势

中日(威海)合作产业园区成型起势

  本报威海讯 眼下,位于威海临港区的中日(威海)合作产业园区建设正加速推进,青年中心项目的四栋高楼主体已经开始了砌体和外墙施工,预计今年10月完成装修并投入使用。   中日(威海)合作产业园区作为2021年威海全新规划打造的全市唯一对日合作集聚区、中日新动能合作示范区,是威海正在全力打造的高能级开放平台载体之一。“在园区前期规划上,我们结合日本优势产业和日本企业投资...

临港区“五大抓手”助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临港区“五大抓手”助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3月9日,记者从市新闻办召开的“大抓经济 勇争一流”主题临港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临港区将坚守“工业立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初心,抓紧抓实先进制造业、涉企服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改革创新等十项提升工程,夯实基层基础,统筹发展和安全,聚力精准服务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动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临港区党工委委员、经济发展局局长宋靖航介绍,今...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威海市荣成市荣达路与凭海西路交叉路口往东约150米,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三高举措”助力双岛湾产业园区供电“三维升级”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三高举措”助力双岛湾产业园区供电“三维升级”

  自2022年1月份投入运行以来,双岛湾国家级产业园区供电可靠性稳居99.99%以上,国网威海供电公司通过“三高举措”实现双岛湾国家级产业园区供电“三维升级”,精准服务用户释放产能,全心助力园区动能转换。   为了打造坚强可靠中压网架,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完成10千伏北兴线个工程建设,率先建成园区Ⅰ线—园区Ⅱ线组威海市首个双环网。为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国网威海供电公司着...

威海一区登上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

威海一区登上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

  8月10日,赛迪顾问发布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榜,位列第52位。   山东共有7大园区上榜,分别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第18位;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第19位;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第25位;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第29位;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第46位;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第52位;淄博高新技...

威海临港区两大特色国际合作园区蓄势崛起_中国山东网

威海临港区两大特色国际合作园区蓄势崛起_中国山东网

  推动拓展纤维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等5个专业机构合作,打造中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应用中心等6个科研平台,与东欧等国家院士开展产学研合作,打造6家省级外籍院士工作站自中欧先进智造产业园建立以来,临港区通过建设特色国际合作园区,有力促进国际化高端产业和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打造了对外开放新引擎。   中欧先进智造产业园是中欧(威海)中小企业合作区一期项目,在这里,临港区通过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