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丨前三季度威海立项500万元以上项目1500余个
前三季度,全市立项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共有153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17个;项目总投资3949.6亿元,同比增长94.5%。这些“大项目”覆盖创新驱动、四新经济、经略海洋等高质量发展全领域,夯实了产业发展的硬支撑。“项目运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加固的良好态势。”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10月10日,优康利莱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忙碌,双创中心主体已封顶,正进行两栋单体建筑施工。项目总投资达8亿元,主要从事医疗卫生用品、医用新材料等健康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自开工以来,项目建设进度一再超时序进行,5月底完成土方工程及场地强夯施工,8月底一期四个厂房基础施工完成。项目负责人初志浩说:“一期预计明年5月建成投产,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布局“四新”经济项目,威海世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外科微创引流生物材料项目、羚控无人机机场研发及生产项目、谷雨春医用微球产业化项目等一系列新模式、新业态接连落地,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走向纵深。
在羚控无人机机场研发及生产项目现场,新设备正在安装,预计下个月可实现部分投产。该项目投资1.2亿元,主要从事复合翼蜂巢无人机和飞行模拟器的设计研发及生产,将为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码”。
无人机项目对测试空域、厂房标准有着特殊要求,为此,我市相关部门列出需求清单,多次组织财政、公安等部门协调解决,为项目落地解决问题。“无人机产业应用前景广阔,能够形成新的增长点,目前我们正推动这一项目与本地企业合作,让项目落得稳、发展好。”羊亭镇相关负责人谷祖成介绍。
羚控无人机机场研发及生产项目的茁壮成长,是我市打造“1+6”项目推进机制、全环节全流程跟踪大项目落地,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的缩影。
“今年,我们探索了‘项目策划生成’机制,提前解决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明确待开工重点项目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等责任单位及办理时限,提高了项目落地效率。”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推动光炎新材料等近30个省、市重点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为保证日常调度“一个不落”,我市还探索推行“项目专管员”制度,设定270名项目专管员,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破除梗阻”的有效闭环。今年以来,共破除制约项目建设的问题130余个,有力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
版权声明:本文由威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